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翻译互文性问题的回顾和评析,发现翻译界对于翻译互文性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文本间关系的研究上,而对主体间和文化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翻译的互文性理论体现在主体上,叫做主体间性。在翻译主体间的研究上,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于译者的地位,绝大多数都局限在“仆人”的角色当中。对于译者的翻译思想以及译者自身的文化修养方面,一直得不到广泛地重视。本文拟从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个主体不同的性质,将其重新定义为创造主体、翻译主体和接受主体。这三者在翻译过程中构成平等的主体间的关系。从而证明翻译不再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服务,而应该是主体间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主体间性在文化中的表现,叫做文化间性。众所周知,语言,文化,翻译三者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在对文本翻译的过程中,除语言间的转化,更是文化间的转化。因此作为译者不仅需要良好的语言功底,更需要精通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从而使两种文化间能够进行和谐的对话和交流。本文通过对林语堂和其著作《孔子的智慧》为个案分析。林语堂成功地协调了原作者主体和目的语读者和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在编译《孔子的智慧》过程中,致力于翻译主体间和东西方文化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体现出“间性”特征。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面对主体间和文化间的差异。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对原语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来协调译者,原作者和目的语读者以及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存在的冲突,误解和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