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由于政策、资源、技术、人才等条件的不同,导致区域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愈发突出,这种不平衡包含城乡发展问题、收入不平等、区域间发展不协调等。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性问题是制约整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程度,测度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由于政策、资源、技术、人才等条件的不同,导致区域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愈发突出,这种不平衡包含城乡发展问题、收入不平等、区域间发展不协调等。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性问题是制约整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程度,测度其大小,预测其变动趋势,探求其成因对区域经济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安徽省历年经济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奠定文章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纵向和横向分析相结合,并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手段深入分析省内子区域(皖中、皖北、皖南)的经济发展差距大小和发展态势;最后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本区域的不平衡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进行细致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整体经济发展差距在1998-2019年的区间中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倒“V”型波动趋势,且未来走势基本处于稳中下降的状况。在针对省内三大子区域的发展平衡性测度时,通过达古姆系数分解,发现皖南和皖北两大区域内部的区域单元经济发展差距日渐缩小,且在2019年度时两大区域的内部差距值基本一致;在样本考察期内皖中地区的内部经济发展差异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差距指数远高于皖北和皖南两地,结果表明皖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最为凸显。在子区域对比分析中,数据测算结果显示皖南和皖北、皖南和皖中两组区域的整体发展差距表现出收敛状态,而皖北和皖中的区域发展差距在历年中呈现出缓慢波动上升的趋势。综合看来,整体的区域发展差异有所放缓,不平衡性程度逐渐减小,但仍存在较为清晰的经济发展分界线,在2000-2009年间地区间差异和超变密度是本省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后续十年间超变密度逐渐成为省内差异的主要原因。在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中发现地区经济发展层级较低的区域大部分分布在皖北区域,这也是皖北地区与皖中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关键所在。省内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对因素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划分和比较,同时结合实证分析可知资本投入、产业发展、科技投入因素均对安徽省总体经济发展具有显著能动作用,相反消费、外贸投资因素对本省经济作用并不凸显,具体表现为皖北地区在消费、进出口方面由于地理位置、城市规模等问题缺乏经济发展动能,但在基础设施和第二产业两大投入要素上皖北地区显现出较强的经济带动作用;与之对应的皖南地区则在第三产业和科技投入要素方面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而皖中地区则是全省全要素投入下经济效益回报综合最高的区域。由此看来省内的经济发展层级较低地区依然要加大对相关正向要素的投入,发展层级较高地区要优化各生产要素在市场中的份额,不断趋于整体区域的协调发展。最后本文基于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区域中心城市和政府政策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持续升级,美国不断加大对我国高端科技、核心技术的封锁与限制,众多高技术企业受波及影响。这不仅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高技术产业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更让我们明白要在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面前重视科技创新、技术研发,提升前沿科技水平,加速高技术产业发展。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充分发挥人才效能,依托科技创新进行产业升级,而发展极具科技性、前沿性的高技术产业已成为经济迅速增长的必由之路。
并购重组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公司实施规模扩张的不二选择。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公司高管对标的公司进行价值评估时,基于自身私利会选择忽视并购后存在的整合风险,利用管理层权力恶意并购。同时,并购交易中可能伴随着信息不对称,并购交易通常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办法之一是交易双方约定业绩补偿承诺,业绩补偿承诺是交易双方企业为了缓解交易中存在的不确定风险而制定的条款。本文基于业绩补偿承诺这一视角
员工绩效考核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绩效达成企业战略目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集中在人力资源层面的现实背景下,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如何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切实提升员工与企业绩效水平,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集中精力做好的一项工作。目前医疗器械销售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企业经营压力变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医疗器械企业因为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短板,绩效考核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随着知识经济革命时代的到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掌握世界经济话语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面对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成为了我国实现新一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但高技术产业不能孤立发展,离不开其他产业为其创新产出活动提供中间产品投入,而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特性的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不断为高技术产业提供金融支持、中介服务和组织管理等基础性服务,因此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我国面临严峻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瘦肉精、皮革奶、三聚氰胺等骇人听闻的负面恶性事故接连出现,企业只看重短期利益,对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视而不见。农产品生产通常被认为是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改变,农业企业面临着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巨大压力。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劣质农产品背后的整个供应链,不难发现农产品供应链各阶段在运营中都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建立“广义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管理”双支柱全面风险管理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以下简称MPA),这是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管理体制顺应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和创新深化的重大改革。中国人民银行于2017年正式运用MPA对不同程度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差别化考核。在一定意义上,MPA是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Ⅲ”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承担着艰巨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任务。继2015年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之后,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我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来减少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定为2021年八大工作重点之一。20
在我国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实现可兑换的情况下,2014年11月17日,证监会宣布上交所和联交所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启动,开启了跨境投资新模式。从宏观方面来看,“沪港通”机制可以提升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综合实力;在微观层面上,来自很多发达地区先进的投资者加入到A股的价格竞争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目前学术界对于“沪港通”机制影响资本市场的研究还
新时代,呼唤新理论,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成为阻碍人民幸福感提升的一道关卡。因此,本文对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有助于在这一大背景下联系实际、指导实际,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上市公司在内部需求和外部合法压力的双重要求下,需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广告、新闻发布会、展览会等形式来披露自己的环境信息,其需要公布的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实施分品种保障策略,完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和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充足。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马铃薯是我国粮食的重要组成。2015年,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