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管理行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在行为会计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领域。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从目前我国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来看,我国大多数学者对盈余管理的动因、目的、等理论理论方面进行及大量深入的研究,同时也存在对盈余管理方式、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实证研究,但都局限于某个准则或规定来进行实证研究,同时仅仅将盈余管理研究的重点仅仅放在现代企业、上市公司这个层面上,没有广泛关注传统企业(如合伙企业、家族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从盈余管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及前景来看,我们应该多注重实证研究。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不仅对会计实务和公认会计原则的制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大大地促进了现代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本文就是一篇以盈余管理手段的制度分析为研究对象的实证文章。
本文先是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概念、目的、特点等理论知识,以基础理论为出发点,然后对现行会计制度下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手段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的实例对盈余管理手段存在的广泛性进行论证,并针对现行会计制度中存在盈余管理手段的制度缺陷进行分析、比较,对如何规范、完善这些缺陷提出笔者的建议。最后总结性的指出,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固有的原因,有其必然性,同时盈余管理的防范是一项综合工程,并提出防范盈余管理的综合措施。根据现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具体来说,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至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概念、特征、表现形式,对盈余管理的基本知识进行介绍,然后进一步分析盈余管理的出现的动机,盈余管理的动机分为总体上的动机即为了获取私人利益,同时为了达到总体上的目的,又会从内个具体的动机即具体目的出发,即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避免债务契约的约束等目的。
第三章主要阐述现行会计制度下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对策。本章以各种盈余管理手段存在的交易范围将其分为五个小节进行分别论述。
第一节主要从减值准备方面论述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对策。本节先对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对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然后分别论述各种手段在经济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作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手段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会计规定还比较模糊,尚未规定明确的计算程序及标准,从而为上市公司留下了一定的操纵空间,参照与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我国减值准备相关规定还存在不足,需待进一步完善。
第二节主要从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方面论述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对策。传统的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有关联方之间进行购销及提供劳务业务、托管经营、计收资金占用费、资产重组等。财政部于2001年12月21日推出《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条例》,该规定旨在遏制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之间显失公允的交易操纵盈余。该条例对关联方之间的购销业务、转嫁费用、托管经营等业务进行一系列的规定与限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关联方之间通过上述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从总体上来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关联方披露的质量较之以前有一定的提高,但依然存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关联交易稳性化、关联交易复杂话等盈余管理手段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规范关联方交易,及其信息披露情况。
第三节主要从货币性交易与非货币化间的人为调节转化论述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对策。自2001年1月1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执行,通过该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些苗头得到抑制,但是仍然出现将本系货币性交易的事项分为同时发生的两笔非货币性交易业务进行操作、通过回避25%的限制将货币性交易非货币货等盈余管理手段。根据分析发现,大量货币性交易均在关联方进行,如果参照美国准则把关联方之间的非货币性交易排除在准则规范之,则公司利用货币性交易非货币化的盈余管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第四节主要从表外筹资方面论述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对策。
《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出台,使经营租赁这种表外筹资方式得到了有效的规范,相应的信息披露也有了标准和依据,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会计信息失真对社会各界的影响,但是并未能完全消除租赁的表外筹资作用。
对于集团公司来说,构建秘密的附属公司往往是母公司达到表外筹资的主要形式。
筹资者将产品“销售”给债权人,然后再“购回”,但“购回”业务不在会计记录中反映,这一方面虚计了企业收益利润,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隐蔽了相当于利润额的负债,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我国表外信息披露不论从量还是从质上讲都不够理想。企业普遍缺乏揭示表外信息的意识。很多企业根本不提供表外信息,或即使提供也非常粗略,这与忽视表外信息重要性直接关联。
第五节主要从资产重组交易业务方面论述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对策。在企业承包重组交易中通常通过合并范围变更提升利润、选择和变更子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资产剥离后利益各方的关联性进行盈余管理。
第四章主要论述盈余管理的综合防范。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的固有缺陷与会计信息提供与接受方的特性使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因此盈余管理不可能完全根除,只能尽可能的抑制,同时,盈余管理的出现虽然主要系因为会计制度、准则等制度方面的不规范,但盈余管理的的防范却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从多方面入手才能有效的抑制。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从现行会计制度规范入手,分析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手段,并对比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针对我国会计制度的完善提出规范化建议,针对盈余管理的综合防范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