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代以来,沦陷区文学这一“被冷落的缪斯”渐渐为人关注。而在文化研究、期刊媒介研究不断兴盛的趋势下,报纸杂志就成了研究者最容易接触到的,有可能改变以往文学史叙述的新资料。文学期刊成为触摸当时的真实历史重要媒介。而《万象》月刊创办时间从1941年7月到1945年6月,横跨了上海“孤岛”后期和几乎整个“沦陷”时期。时间之长,发行量之大,使《万象》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之一,也就成为回到当时上海沦陷区文学之“历史现场”的一个范本。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万象》在载体,采用“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万象》出现的独特的文化场域,既包括沦陷区政治、经济(物质的困乏、纸张印刷费用飞涨)的制约,当时的文化政策(压制进步言论、意图建立“大东亚文学”等)这些宏观权力的制约;也包括《万象》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包括编辑理念、作者群、读者群、人际关系的纠结等;还包括对《万象》中相关文本的具体分析。 全文由导言、三章和结语部分组成。 导言部分介绍写作本文的初衷及论述重心所在。 第一章,简要介绍《万象》所处的历史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文坛状况,《万象》的销量、影响等,对于该杂志的面貌有一个宏观的勾勒。 第二章,介绍陈蝶衣编辑时期,《万象》所着重培养的一批年轻女作家。通过对于陈蝶衣编辑意识、栏目设置、文体认同,这些作家如何在《万象》出现,以及对其作品的分析,来认识到编者的编辑思路及文学理想、作家群体的构成及作品风格以及在成长过程中期刊的作用。这一部分将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第三章,柯灵编辑时期。通过介绍发行人平襟亚的情况,展现柯灵接编之后,人事上的“牵掣”,相比前期编辑陈蝶衣的不同编辑理念,《万象》面貌的焕然一新和所推出的不同新人作家等。这一部分还详细分析了张爱玲与《万象》的一段渊源,并以张爱玲“腰斩”《连环套》为例,论述在媒介对作家进行“规训”的同时,作家本身的“选择”。 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