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及治疗失败模式,并通过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建立关于远处转移的预后预测模型。 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345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颅底鼻咽部 CT扫描,全部接受常规放疗及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期化疗。采用Kaplan-Meier计算各生存指标的生存率,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患者一般参数及临床病理参数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将P<0.05的变量进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通过随机抽取230例局部晚期NPC患者为建模样本,利用无远处转移生存独立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建模。再以另外115例局部晚期NPC患者为检验样本予以验证。通过验证后,最终建立基于总样本(345例局部晚期NPC患者)的风险预测模型。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63个月,5年随访率95.6%。5年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疾病相关生存率(DSS)、局部无失败生存率、区域无失败生存率、局部区域无失败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分别为57.1%、49.4%、59.4%、88.2%、93.3%、82.2%和62.6%。全组病例中死亡165例,局部区域复发53例(53/345,15.4%),远处转移129例(129/345,37.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DH≥240U/L和颅底受侵是局部区域失败的危险因素;年龄>45y、N3、疗前Hb<110g/L和LDH≥240U/L是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男性、年龄>45y、头痛、N3、疗前Hb<110g/L和LDH≥240U/L是OS、DFS和DS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基于DMFS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的远处转移风险预测模型为S=0.673×(0,1)[年龄>45岁]+0.690×(0,1)[N3]+0.565×(0,1)[Hb<110g/L]+1.118×(0,1)[LDH≥240U/L]。远处转移的高危、低危预测指数为1.118和0.000,根据该模型判别出的高危、中危、低危组的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5.9%、64.9%和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应用时,如4个远处转移危险因素都为阴性时为低危组;仅出现1个危险因素阳性时为中危组;出现≥2个危险因素阳性时为高危组。 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的5年OS为57.1%,治疗后主要的失败模式是远处转移。OS、DFS和DSS与性别、年龄、是否头痛、N分期、疗前Hb和LDH水平有关。DMFS与年龄、N分期、疗前Hb和LDH水平有关。基于该远处转移风险预测模型,可见远处转移低危组患者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期放化疗是足够的,而对于高危组患者仍须进一步研究有效的化疗方案以控制远处转移。此模型在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风险、指导个体化治疗和研究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