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交通是城市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城市地区的工业和商业、居民工作和日常生活等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整个城市的基本构件。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经济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城市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事实上,近年来各地政府在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投入,而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和交通污染问题却日趋严重。这不得不引起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反思。中国文化主要是一种伦理文化,这单从中国“文化”的词源含义就可以看出,它的各方面都以人的自我修养和行为规范为中心,于是其所有方面就必须渗入到人的日常生活中。另外,中国文化注重血缘关系,由此强调整体性,反映到文化心理中,也必然注重文化心理各方面的统一。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心理相当稳定,具有较强的连续性、持续性,改变起来比较困难。在城市交通设计中,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文化心理有些方面是积极的,有些方面是消极的。在当前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和交通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形下,实事求是地剖析我国文化心理的特点,并结合现代城市交通设计中的现实情况,用于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是十分重要而又极其紧迫的。本论文尝试将中国文化心理学的观点贯穿于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的实践之中,期望能在城市交通设计过程中给设计者启发,能从文化心理方面给城市交通设计提供思想指导,从而促进城市交通设计水平的提高,达到改善我国城市交通环境的目的。但从学科的整体性来看,本课题在实际进展中具有一定的技术挑战性。首先这种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是以科学技术哲学为背景,突破已有研究框架,对城市交通设计研究横向拓展的尝试。本论文是在掌握城市交通设计的基本特征与目标的基础之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或文化心理的主要特色进行剖析,旨在讨论中国文化心理的哪些方面对城市交通设计产生积极影响,哪些方面对城市交通设计产生消极影响。对城市交通设计来讲,积极的文化心理我们应该继承,消极的文化心理我们应该批判或舍弃。本文进一步就现代城市交通设计实践过程中文化心理的具体体现进行深刻研究,从“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中国人的面子观四个方面,分别探讨这些文化心理与城市交通设计的利弊关系。全文共分为七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部分;第二部分对中国文化心理与城市交通设计分别进行概述,并从理论上和现实上总结出研究城市交通设计中的文化心理因素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天人合一”思想对城市交通设计的积极影响;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以人为本”理念对城市交通设计的积极影响;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特点以及其对城市交通设计的具体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城市交通设计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现代我国城市交通规划面对的环境不一样,所以在城市交通设计中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第六部分主要分析中国人的面子观对城市交通设计的消极影响;第七部分是论文的结论。本文的结论:现代城市交通设计应该继承“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文化心理,在交通设计过程中还应辩证地看待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深刻认识中国人的面子观对城市交通设计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要结合城市交通设计的物质性基础,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上,逐步改变已经落伍的城市交通设计理念。在城市交通设计体现城市的服务、体验、功能性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崭新、绿色、“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环境。只有这样把物质设计和非物质设计相互结合起来的城市交通设计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