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合剂对ZnO薄膜的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s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锌(ZnO)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宽禁带直接带隙Ⅱ—Ⅵ族半导体材料(3.37eV)。由于ZnO 60 meV激子束缚能(室温的热离化能为26 meV)以及很强的紫外受激辐射,在短波长发光器件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成为继GaN后在宽禁带半导体领域又一研究热点。由于在可见光区有着高达90%以上的透过率以及良好的导电性能,在表面声波、太阳能电池、气敏和压敏元件、液晶显示等领域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氧化锌在降解水溶液中活性蓝19等染料以及氧化原儿茶酸方面表现出比TiO2更好的光催化性能。研究人员大多通过离子掺杂和半导体复合等手段来修饰粉末ZnO。但氧化剂存在易失活、易团聚和难回收等缺点,因而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所以纳米晶ZnO固载技术的研究成为光催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到目前为止,人们大多倾向于研究薄膜的厚度、煅烧温度、溶胶浓度和溶胶PH值对ZnO薄膜的结构及其性能影响。但络合剂对薄膜的结构及其光催化性能、导电性能的影响的报道却很少。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以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EA)为络合剂,在两种玻璃基板上制备Zn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UV-vis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研究了三种络合剂对ZnO薄膜的结构和及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选择的络合剂不同,晶粒扩散距离不同,使得制备的薄膜晶面结构择优取向均有差异,其中,MEA/ZnO薄膜表现出良好的(002)晶面择优取向,DEA/ZnO薄膜次之,TEA/ZnO薄膜则有各相异性。2) MEA/ZnO薄膜为致密的球型,显示较小的粗糙度,与其(002)面取向性较高相关。3)三种络合剂下制备的ZnO薄膜平均粒径相差不大,但光催化活性却相差较大。活性顺序为:DEA/ZnO> TEA/ZnO> MEA/ZnO。DEA/ZnO薄膜最佳的光吸收性能、较多的缺陷以及较高的活性物种(吸附氧、羟基)量可能成为其光催化性能最佳的原因。4)三种络合剂制备的ZnO薄膜导电性能顺序为:MEA/ZnO> DEA/ZnO> TEA/ZnO。MEA/ZnO较小的晶界能,以及电子-空穴复合率较少,是其导电性能较好的主要原因。该实验结果为ZnO薄膜的结构及其性能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该领域中ZnO薄膜走向应用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市县两级GDP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性环节,提高市县两级GDP核算水平是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核算水平的关键性环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市县两级GDP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困难
本论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工业易得的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出发,经与MCM-41缩合固载,制得巯基功能化的MCM-41介孔材料,后者与氯化钌反应,方便地合成了MCM-41负载巯
研究了一种利用硬脂酸对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和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复合物进行有机表面修饰的新方法,主要包括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和利用硬脂酸对Nano-TiO2/C
分析了萧山电厂循环水泵出口蝶阀振动产生的原因 ,介绍了初次改进方法。针对出现的节流新问题 ,最终采用立式蝶阀改造方案 ,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随着移动电话及其相关电子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工艺控制更加严格。针对电池保护板中常用的TAB元件(镍片)在二次回流焊接中的不良原因进行了分析,并
以2,6-吡啶二甲腈和脂类衍生物等试剂为原料,合成了4种2,6-二(5,6-二烷基-1,2,4-三嗪-3-基)-吡啶(R-BTP)衍生物:2,6-二(5,6-二甲基-1,2,4-三嗪-3-基)-吡啶(Me-BTP)、2,6-二(5,
介绍了用 MATLAB 5.1 模糊逻辑工具箱设计模糊控制器,并用 SIMULINK进行仿真的一般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直观、高效的特点。最后给出仿真结果。 The general method of designing fuzzy cont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5(ANGPTL5)在人原发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3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ANGPTL5
住房弱势群体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面临着迫切的住房问题;他们在生活中社会融入难,既影响社会治安,又无益于自身的发展。因此,国家应履行责任,采取措施保障他们的权益,对
手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手性化合物(单一对映体)在药物、天然产物、农业化学和液晶材料等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在手性功能高分子合成中,联萘二酚(BN)及其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