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2006年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的广泛应用,不仅对会计实务工作造成很大冲击,也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对财务报告中的公允价值部分进行审计,并尽可能地规避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面对公允价值审计这一世界性难题,我国广大审计理论工作者和审计人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相对比较陌生,对公允价值审计的研究并不多。因此,借鉴国外公允价值审计的成熟经验,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我国公允价值审计进行力所能及的研究和探索,对促进我国公允价值审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就注册会计师开展基于风险导向的公允价值审计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研究。论文首先就公允价值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国内外会计准则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就国内外公允价值审计准则的发展和制定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差异比较,明确了公允价值审计的具体内容。接下来,论文从风险评估、专家利用、控制测试、计量和披露的实质性测试等环节就开展公允价值审计的程序及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分析指出了我国公允价值审计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公允价值会计发展、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准则、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允价值审计质量的新思路、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构建有效的市场信息平台、增强审计独立性、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等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公允价值审计工作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领域刚刚大范围应用、公允价值审计才刚刚起步之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公允价值审计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研究,完善了我国公允价值审计模式。2.深入分析了我国目前公允价值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探索了提高公允价值审计质量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