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是世界性的发展潮流,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是不同步的,不平衡的,有先进和后进之分,由此出现了现代化的先进国与后进国或发达国家与后发国家。在一定意义上说,近代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发展史,也是一部后进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追赶先进国即发达国家的历史。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国家衰败民族危难的状况下启动的,呈现出典型的后发外源特征,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追求民富国强,尽快实现现代化,是百年中华民族人心之所向,是中国历史发展大势之所趋。本文论述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首先从赶超战略的一般理论入手,对现代化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两种制度现代化发展规律理论作了探讨和评价,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化赶超目标的设定、赶超战略的推行、赶超模式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特殊理论,中国早期的现代化思想、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都是理解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理论基础。现代化赶超战略不仅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也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落后国家发展的生动体现。本文通过典型剖析,考察了几种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赶超实践。以原资本主义的后进国日本、原欧洲落后大国苏联、亚洲“四小”和拉美的赶超实践为例,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赶超既有成功的,又有失败的,揭示其中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借鉴。当前推进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实施面临着的许多有利因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雄厚的综合国力水平、难得的历史机遇、发展失衡所孕育的独特后发优势等。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影响现代化赶超的制约因素,对现代化赶超有清醒的认识。总之,积极推进中国现代化赶超是现实可行的。当代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具有四方面的规定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结晶“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为核心,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为保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是当代中国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它是一个系统工程。现代化赶超战略的核心内容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世界体系所提供的,在这个体系中,我国的生产力落后于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现代化赶超战略保证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弊端的否定。现代化赶超战略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体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根本目标。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人的全面发展四方面的内容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现代化赶超的独特模式,它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追求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中国的现代化赶超战略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现了现代化主体选择的合目<WP=3>的性与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当前我国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就是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实施阶段。论文的落脚点回到实践中,回答怎么办。文章从重点突破、并举推进;先行带动、层级推进;全面系统、协调推进等三方面系统提出一系列推动中国现代化赶超的政策主张。中国现代化赶超的成功实践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而且也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通过我国的建设成就,为多样化的世界增添一幅十几亿人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画卷,其他发展中国家人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从中汲取他们认为是有益的素材。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赶超目标,意味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我国拥有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物质力量。意味着我国有能力对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权益做出贡献。意味着中国将有能力地推动多极世界格局的形成,将成为推动多极世界格局的一支重要的、积极的力量,将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特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