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在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千百代人民集体创造的发音、意义、词汇、语法互相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体系。任何语言都不独立于文化之外,换言之,语言与文化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受文化的影响并反映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因此,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承载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把文化与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义学结合起来研究,便产生了一门新的语言学分支——语言国情学。这一学科是前苏联两位学者维列夏今和科斯托马罗大在1971年最先提出来的。我国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认为将“语言国情学”称作“国俗语义学”能更好地表达这一学科的文化内涵。“国俗语义学”这一术语沿用至今,并成为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个新的热门研究课题。 国俗语义学是语言学中语义学的一个分支。根据杰弗里·利奇的七种意义类型的划分,其联想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便是词的国俗语义。王德春教授给“国俗语义”定义为“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利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国俗语义也可被视作是在别的语言中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不等值词语”。 一种语言能用来表达本民族的文化,也可以表达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使跨文化的交际成为可能。国俗语义是最能反映语言文化内涵的一个方面,那么做好国俗语义的转换——即国俗语义的翻译是跨文化交际顺畅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英汉语国俗语义的互译是翻译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对英汉两民族的相互交往,相互了解有重大的意义。 这篇论文从四个方面来考察英汉语国俗语义的差异模式:(1)国俗语义相互空缺;(2)国俗语义并行;(3)国俗语义冲突;(4)国俗语义偶合。 英汉语国俗语义相互空缺是指国俗语义只存在于一种语言中,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则找不到相对应的语义。这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社会群体在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有差异,于是便产生了国俗语义空缺现象。 英汉语国俗语义并行即英汉语用不同方式来表达具有相同概念的事物。由于英汉两民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差异,在英汉语言中,虽然所指概念相同或相似,其语言表达形式就会有差异,于是便出现了并行现象。 英汉语国俗语义冲突指的是国俗语义的概念对应,所指相异,语言表达形式也各不相同。国俗语义冲突是由于英汉两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比俗背景所致。 英汉语国俗语义偶合指国俗语义的概念对应,所指同一,表达形式大体对应。这是由于人类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具有相对一致性,因而在川语言对认识加以表述时的基本形式也具有相对一致性。 从翻译的定义,目的,以及人类语言与思维的共性或辩证统一的关系来看,国俗语义具有可译性。但可译性也有其相对性,我们在讨论可译性的同时,还应承认这种可译性限度存在,在翻译时努力寻求国俗语义倩息的最大限度的接近。 涉及国俗语义的翻译首先要做好对出发语(即原文)的理解,这是用归宿语(即译文)正确阐释的前提。理解问题是阐释学的核心问题,因此,阐释学是国俗语义可以互译的理论基础。阐释在翻译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涉及文化问题的翻译中。根据阐释学原理及阐释学翻译步骤,我们将英汉语国俗语义的互译分为七种方法:音译法;音译法加注释法: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法加适当解释法;替代法;释义法。无论采川哪种方法都应在上卜文中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国俗语义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而且随社会发展,什随文化现象而产生的国俗语义词汇将永远不会终结,这一方面的研究必将成为翻译领域里的一个重婴的并具有很大价值及深远意义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