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建立临床路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开展一年以来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包括医疗效率、医疗质量、成本费用等。分析影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各种因素,总结试点医院的工作经验,发现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持续改进。研究内容与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了解我国临床路径实施的现状及问题;运用德尔菲法,建立临床路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权重系数较大的指标;运用描述性研究对我国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总体情况进行描述并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对部分病种的临床路径部级试点医院进行定量分析;运用鱼骨图对影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访谈,针对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临床路径质量持续改进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1)在费用相关指标方面,临床路径试点医院实施临床路径后,出院病人次均费用较往年有所上涨,但上涨幅度减缓;出院病人日均总费用由于住院天数减少,因此较往年有明显上涨且涨幅剧增;出院病人次均费用中药品费用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耗材费用所占比例较往年没有体现差异。(2)在医疗效率相关指标方面,临床路径试点医院实施临床路径后,手术病人术前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日两个指标较临床路径实施前显著降低;床位利用指数显示医院床位周转较快,床位使用率较高;年住院人次数较往年高或持平。(3)在医疗工作质量相关指标方面,临床路径试点医院实施临床路径后,病种死亡率、治愈率、好转率、医院感染率和再住院率较实施临床路径前没有显著性差异;对抗生素使用的平均天数进行分析,发现实施临床路径通过规范抗生素的使用,能有效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天数。(4)在资源合理利用相关指标方面,通过对每床位日均业务收入进行分析,平均每床位日均业务收入较高的医院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2010年大部分试点医院每床位日均收入处于0.1万元-0.3万元之间,因此可以认为临床路径的实施对医院的收入不会产生消极影响。(5)对影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后发现,影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因素可以归为政策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讨论通过对部分部级临床路径试点医院实施情况的定量分析及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后发现临床路径实施后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临床路径的实施对提高医疗效率作用凸显;(2)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效果初显;(3)临床路径能有效推进临床合理用药。但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1)相关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2)部分医院引入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目的不明确;(3)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制约了临床路径的实时管理;(4)临床路径变异管理及质量评价系统亟待建立;(5)临床路径对多部门间的协作能力提出严峻考验;(6)病种的选择和内容的制订需要更加合理。(7)医患双方的认同程度有待提高;建议(1)完善临床路径内容,遏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2)积极协调医保、物价等部门,促进付费模式变革;(3)将临床路径医疗模式纳入医疗机构监管体系;(4)探索建立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平台;(5)统筹协调,多方配合,共同促进临床路径的实施;(6)临床路径的制订要充分考虑地域和医疗水平差异;(7)加大宣传,转变医务人员及患者的传统观念;(8)抓住契机,以点带面,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