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作为教学和教育政策的执行者、课程的诠释者在整个新课程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课程观念、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等都亟待更新和完善。同时教师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有待于提高和发展。而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执行教学活动时的独特的知识,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内容,依据学生特征将内容进行调整、组织、表述和呈现,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的知识。其核心内涵是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学、易学的形式,核心因素是立足学生,实现转化。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本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概念转变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结论,总结出了被学者广泛接受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的6种成分:教学目的的统领性观念、学科内容知识、内容组织的知识、学生理解的知识、效果反馈的知识和教学策略的知识。通过对桂林市的两所重点高中的高一生物教师的16节日常生物课的课堂观察、案例研究和教师访谈,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尝试总结出高中生物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它包括:1.生物教学目的的统领性观念:包含教师的生物观和教学目的观。是教师对生物学的本质、研究对象、价值等较为全面的认识的基础上,树立重视生物学知识的获得同时关注知识的获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方法与技能、提高生物学学习兴趣、培养生物学意识、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观念。2.生物内容知识:包含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学核心知识和拓展知识;3.生物内容组织的知识:生物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生物学知识和认知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补充、组织和编排,将重点知识强化,难点知识分解,易错点知识转化,实现知识起点低、坡度小,逐步深化、拓展和迁移的知识。4.学生理解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任务设定时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针对学生错误理解和难以理解的知识选择符合学生理解的方式进行表征的知识;5.效果反馈的知识:包括学对教、教对学反馈的知识,学对教的反馈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教对学的反馈是教师对学生采用内容反馈、主题反馈和形式反馈,让学生得到积极地评价,进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与动机;6.教学策略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征、组织和呈现知识,以促进和帮助学生理解具体的生物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本研究同时对学生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评价进行调查,借助SPSS19.0对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寻找学生对职初教师和经验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评价。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在省示范性高中,生物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处于中上程度;职初教师与经验教师在生物学科知识、生物内容组织的知识、学生理解的知识、效果反馈的知识、教学策略的知识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且只有效果反馈的知识职初教师的得分高于经验教师。具体差异表现在:教师是否具备生物学学科知识体系;能否采用学生理解的方式把问题讲清楚、讲明白;能否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对生物教材内容做适当的选择、补充、组织和编排;能否明白学生在理解生物知识时的易错点、难点及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将难点分解、易错点转化、重点强化;能否根据学生反映及时调整教学;能否让学生得到积极的评价。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提升和完善高中生物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1.职前培养:师范生通过提升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技能,提升学科教学知识。2.在职发展:高中生物教师通过对优秀教学案例研究进行再创造、课后积极进行教学反思、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和同课异构提升学科教学知识。3.职后培训:教师教育工作者在培训中,注重实践性,贴近教学实际,以案例为载体,剖析典型教学案例的设计,通过专家讲座引领-课例示范-任务驱动-交流研讨组合式进行培训。相关的研究结果能够为职前培养的高等师范院校和职后培训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师教育提供依据,同时为在职教师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