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看作是一种高雅的修辞手段或者是一个晦涩难懂的语言现象。很久以来,人们把隐喻研究的焦点放在词汇或者句法层面,却忽视了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在语篇中的功能。而莱考夫和约翰逊于1980年共同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使隐喻研究有了划时代的突破,该书提出了概念隐喻的研究视角,从此隐喻学研究进入了认知领域。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思维机制或者认知机制并有着自己的规律准则,能够帮助建筑认知世界。每个概念隐喻包含源域和目的域两个成分。其工作机制是由源域向目的域的部分映射。在隐喻表达式中,源域或者目的域可以单独出现,或者二者同时出现。也就是说,源域或者目的域可以不在语言表层显示出来。隐喻的种类主要有三种: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另外,本体隐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容器隐喻。同一个隐喻表达式中可以包含几种不同类型的隐喻。同一个隐喻表达式中可以有几个同一种类的不同的隐喻。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它能决定某个篇章是否能称为语篇。很多人对语篇连贯进行了研究。张德禄先生总结了与连贯相关联的3个板块群:语篇本体板块群、社会文化板块群、认知心理板块群。其中语篇本体板块群包括语篇意义板块和衔接机制板块,社会文化板块群包括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认知心理板块群包括认知模式和心理思维。从这三个板块群中,笔者选出衔接机制、文化语境和认知语境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视角。本研究以概念隐喻和连贯理论为理论基础,旨在探讨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连贯作用。笔者选取了三篇政治演讲作为研究语料,政治演讲作为政治语篇的一部分更具有代表性,并从三个方面对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连贯作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第一,在语言表层衔接机制表现出的连贯;第二,在语言深层隐喻和文化语境之间的连贯;第三,在语言深层隐喻和认知语境之间的连贯。通过实证分析讨论,笔者发现,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有独特的连贯作用,同时概念隐喻的使用有很强的语用价值和社会功能。概念隐喻能使一个语篇达到说服或者鼓励读者或者听者的效果。另外,笔者发现,对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的解析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或者政治生活。通过本研究所选取的案例分析和探索,我们可以发现,隐喻不再只是传统上的修辞手法而是一种认知模式。隐喻从语言内外两个层面显示连贯。在语言内部是衔接机制;在语言外部是隐喻使用者或者接受者的文化语境和认知语境。对概念隐喻认识和对使用者或接收者的文化认知语境的了解是互惠的。一方面,隐喻的识别对更好地理解语篇有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对隐喻使用者或接收者文化认知背景的了解对于识别和理解隐喻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从隐喻表达式的质量和效果上以及是否使用隐含的或者外在的连贯方式,我们可以识别该隐喻使用者的语言能力以及他对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的理解程度。鉴于本研究的篇幅有限,其研究成果应被视作试验性的并且需要通过今后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然而,笔者真诚希望本研究能够对启示读者在学习政治语篇时意识到隐喻的重要性和其连贯作用。另外,笔者还对外语教学领域的教师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