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笛子是我国人民十分熟悉的民族乐器,它以简便、明朗为特征,以曲笛、梆笛为代表,它广泛活跃于老百姓娶亲送殡的队伍中,出现在敬神祈福的庄严的仪式中,出现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舞台上,成为人民表情达意、创造艺术之美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笛子在服务百姓、塑造美的过程中,在百姓的精心呵护下,自身也得到了良好发展。从自娱自乐的“无意识”表演,到参与琴瑟、钟磬的合鸣,从服务于戏曲、说唱、声歌的伴奏,到登上现代舞台充分展示单吐、双吐、花舌、颤音多种技巧的“独奏”,走过了一个慢长的发展过程,其中,现代作品的出现,是笛子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一般认为,20世纪50年代“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汇演”的举行,冯子存的登台,是笛子走向现代化--独奏化的开始。“文革”的创作笛曲非常多,且大量作品至今仍被笛子演奏家和广大笛子演奏爱好者们所青睐,更重要的是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其中有多部作品成为笛子独奏曲乃至民族器乐作品中的经典;而在现存文章很少分析此现象的成因,关于“文革”期间大量作品为什么创作及如何创作出来的,这些情况是鲜为人知的。
从整体客观存在的资料方面讲,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民族器乐作品地研究还处于收集、积累资料的阶段。所发表的专著、论文多数是对以前产生、发现的作品在存在形态等方面做客观的描述;且“文革”刚刚结束不久,当时人们对这一敏感话题谈之甚少。国外对我国这一学科的关注与研究则更少。80年代以后随着思想地不断解放,方法论在整个科研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对器乐作品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但对“文革”时期器乐作品尤其是笛子曲的研究鲜有著作问世。因为“文革”期间笛子曲的创作异常活跃且大量作品至今仍被笛子演奏家和广大笛子演奏爱好者们所青睐,更重要的是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其中有多部作品成为笛子独奏曲乃至民族器乐作品中的经典;而在现存文章很少分析此现象的成因,“文革”期间大量作品为什么创作及如何创作出来的呢?这些情况更是鲜为人知:本人将以理性的思维运用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来审视这段音乐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