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能源效率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能源效率。因此,综合型环境政策对提高能源效率非常重要。在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背景下,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了建立首批低碳试点省市,随后在2012年和2017年,试点地区从省下沉到市区县。该试点政策明确将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碳排放作为其政策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来保证实现这一目标。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我国在推动城市低碳化发展中的重要综合型环境政策,该政策能否实现其降低能源消耗量,减少碳排放的政策目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从能源效率角度来看,提升能源效率是减少能源消耗量,控制碳排放量的关键。因此,本文从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角度揭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影响效果,分析其内在机制,能够为我国全面推广低碳城市建设、助力“碳达峰”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借鉴。本文评估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技术创新等渠道分析其内在机制,在考虑了城市资源禀赋和要素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不同,研究该试点政策在不同类别城市政策效果的异质性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基于可变规模报酬的环境生产技术,采用至强有效前沿最短距离(MinDS)模型测算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选取2003-2016年207个地级市构成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第二批试点城市做实验组,设计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对政策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在进一步研究中,使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政策作用渠道,采用分样本回归的方法,研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效果的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在添加控制变量和消除固定效应的影响后,相对于非试点城市而言,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高试点城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从单要素能源效率角度对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作用效果进行补充分析,实证结果也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有利于降低试点城市的能源消耗量和能源强强度,从而更进一步印证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有利于试点城市降低能源消耗量、提高能源效率。从动态效果看,在试点政策实施当年和之后的三年,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效果都是显著的。第二,考虑到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和样本选择误差等问题,本文采用平行趋势检验、增加城市特征和年份交乘项做控制变量、安慰剂检验,反事实检验、排除其他能源政策干扰、工具变量法、两期混合模型检验共七种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均证实了基准回归结果是稳健的。第三,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推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城市技术创新等渠道提高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第四,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试点政策对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效果都是显著的,其中资源型城市受低碳试点政策的影响效果更大;进一步考虑我国要素市场化水平发展不一致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试点政策对提高要素市场化水平高的城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效果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在国家层面,应统筹战略布局,制定城市低碳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低碳城市建设。(2)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清洁型产业,在促进城市技术创新方面,各试点城市应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依托各类研究中心,引导和支持创新元素向企业聚集,鼓励企业加强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3)在国家政策层面,应推动要素价格改革,采取招投标的形式进行初始资源分配,推动地区间要素市场一体化,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对比以往相关研究,本文的拓展工作如下:首先,在测算全要素能源效率方法上,使用MinDS模型测算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符合被评价者期望以最短路径改进无效率状态的实际,能够从更符合能源效率改进实践角度测算全要素能源效率;其次,在讨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上,本文探明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在短期和中长期的政策效果,弥补了现有文献鲜有讨论综合型环境规制和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不足;最后,在研究内容上,本文结合各试点城市呈报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探索政策影响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渠道;考虑到我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和价格体制改革导致不同地区要素市场化进程不一致的实际情况,以及推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破除“资源诅咒”对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选择了资源禀赋、要素市场化程度这两个城市特征区分总样本,探讨政策的差异化效应,使得政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分析更为清晰、细致,从而得到更全面、严谨的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