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缸内压力信号识别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ao_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燃机缸内气体压力测量是研究发动机工作过程的主要依据,其测量精度对内燃机性能分析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压力获取比较常用的实验室方法是在气缸盖上打孔,加工测压通道,用压力传感器直接测量缸内压力。这种方法需要安装耐高温、耐冲击的压力传感器,而且传感器的安装会改变内燃机的性能,无法用于在线实时测量。因此,通过其它容易从外部测试的信号来识别缸内压力的非直接方法就有很实际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由发动机缸盖振动信号识别缸内压力信号的方法。  首先在大宇HH465QE1发动机上进行实验,测量了发动机第一缸的压力信号,缸盖振动信号和上止点信号,分析了发动机的缸盖系统的激励源和振动响应信号的特性,通过截取上止点左右90℃A范围内的振动信号和压力信号,去除邻缸的干扰和其它不相关的激励力影响。再设计一个有限冲击响应低通滤波器,消除高频噪声。还论证了时域统计平均预处理方法的应用和测点的选取对提高缸内压力识别精度的重要性。  利用三种方法识别缸内压力信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1)将缸盖系统看成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线性系统,用第一循环的缸盖振动信号和缸内压力信号产生传递函数,分别识别其他循环的缸内压力信号,利用传递函数法识别缸内压力。再对缸盖振动信号进行时域统计平均处理,再用传递函数法识别缸内压力,并进行了对比。(2)利用局域波分析法识别缸内压力,有效克服了在先知缸内压力的条件下识别缸内压力的弊端。(3)分析了发动机气缸盖系统激励和响应信号的非线性特性,用第一循环的缸盖振动信号和缸内压力信号训练BP神经网络,利用BP神经网络法识别其他循环的缸内压力。再对缸盖振动信号进行时域统计平均处理,利用BP神经网络法识别缸内压力,提高了识别效果。最后比较了三种方法的特点和优劣,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法识别缸内压力的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通过对真空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加固原理的阐述,结合上海某临港新城吹填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大面积施工的参数和工
本研究致力于开发一套医用手术机器人系统,用于图像导航下的乳腺癌穿刺活检或近距离粒子植入手术。该系统属于医学与机械的交叉领域,研究内容涉及核磁兼容手术机器人设计,建模和控制。其中主要完成研究工作与成果有:首先进行机器人结构设计。确定机器人类型为串联式,将机器人拓扑结构分为三个模块。确定机器人传动方式为丝传动,目的是将驱动源安排在核磁仪之外,获得较好的核磁兼容性和机构设计灵活性。利用D-H方法推导了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非球面光学元件,尤其是大口径高精度光学元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技术(CCOS)是精密光学元件的主要加工方法。机器人数控抛光系统成本低、能耗小,对于尺寸较大和搬运不便的光学元件更能突出其优势。机器人行星抛光装置是安装在机器人末端用于抛光的装置,机器人抛光的精度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器人行星抛光装置。去除函数是抛光装置最重要的参数,研究和优化机器人行星抛光装置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被开发出来以满足各个行业的需求,其中移动机器人成为机器人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移动机械手(mobile manipulator),就是移动机器
随着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力度和企业对安全生产投入持续加大,我国建筑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管理是个复杂的问题,安全生产问题伴随着建筑业的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