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化学探针标记技术研究β-arrestin1及GPCR的作用机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目前已知人类基因组内最大的受体家族,广泛分布于各个组织器官中,并参与调控机体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GPCRs主要通过G蛋白和arrestins介导细胞内信号转导。其中β-arrestins在受体的脱敏-内化-复敏-再循环过程及G蛋白非依赖的信号转导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论文第一部分利用核磁探针TMSiPhe研究β-arrestin1的构象变化。在实验室早期研究中,杨帆等人利用基因密码子扩展技术将二氟代酪氨酸插入β-arrestin1上7个磷酸基团结合区域(命名为Site 1~7),通过19F NMR实验发现GPCR C-tail上不同的磷酸化编码形式会引起β-arrestin1磷酸根结合口袋的差异化响应,调控β-arrestin1发生特异性构象变化,进而影响β-arrestin1与下游蛋白的相互作用。然而,β-arrestin1上具体某一个磷酸根结合位点是如何影响β-arrestin1的激活态构型,调控β-arrestin 1下游信号转导?基于Arun K.Shukla等人2013年发表在Nature上的工作,我们合成了一种将V2R pT347去磷酸化的短肽V2Rpp-1,以消除与Site 1的直接作用。通过X-ray晶体衍射、1H NMR及BRET技术,我们解析了 β-arrestin1-V2Rpp-1-Fab30 复合物晶体结构,并发现β-arrestin1-R307TMSiPhe在分别加入V2Rpp-WT和V2Rpp-1刺激后会出现双重激活构象S1/S2,其中V2Rpp-1调控β-arrestin1产生S2激活态构象比例的减少,可能降低β-arrestin1与下游蛋白c-Raf1的相互作用。该结果表明V2R T347的磷酸化可以通过调控β-arrestin1两种激活态构象S1/S2的分布比例进而影响β-arrestin1对c-Raf1的招募能力。论文第二部分希望通过电化学探针DFBQ表征GPCR的构象变化。腺苷受体AR是一类能够结合内源性腺苷并调节血管舒张和炎症的嘌呤能受体家族,参与调节人体包括睡眠、血管生成、免疫等生理过程。由于其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广泛应用,A2AR与激动剂或拮抗剂结合后产生的构象变化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目前研究A2AR变构调节机制及构象变化的方法主要包括X-ray晶体衍射、核磁共振光谱和冷冻电镜,而我们希望开发一种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可实时监测的技术,研究A2AR的动态构象变化。基于David E.Benson等人2001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蛋白质生物电子界面,我们首次提出了 GPCR电化学传感器的构想,即用直观的电化学信号表征GPCR与配体结合后产生的构象变化情况。其具体设计思路是通过在受体N端构建SH3 Domain融合蛋白,将A2AR定向固定在MWCNTs上,然后在A2AR与配体结合后构象变化较大的区域标记醌类电化学探针DFBQ,并设计该探针的取向面向电极表面。理论上,加入配体刺激后A2AR发生构象变化,标记在A2AR上的电化学探针DFBQ与电极表面的相对位移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电化学信号的改变。目前,我们在酵母细胞中成功表达并纯化了A2A-WT/V229C受体,并进行了电化学探针DFBQ标记小分子半胱氨酸及β-arrestin1的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FBQ探针标记蛋白效率良好。后续的研究计划包括对A2AR进行DFBQ探针标记、A2AR-电极偶联以及在不同配体刺激下的电信号分析等工作。最终建立配体效能→GPCR构象改变程度→电信号响应之间的关系,实现电化学探针在GPCR构象研究以及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二甲基亚砜作为有机化学和精细化工技术中极为重要的溶剂,它一直是各领域主要的研究对象。由于二甲基亚砜分子具有多官能团的特性,这使得二甲基亚砜混合溶液表现出复杂的氢键的行为。自激光出现以来,拉曼光谱成为一种识别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拉曼散射的基本原理,本文深入探究了含氢-氧根官能团对二甲基亚砜结构与性质的影响。(1)首先,我们利用532 nm的Nd:YAG脉冲激光分别研究动高压对重水结构
为了充分了解东中国海域的环境状态及变化过程,以便有效指导环境生态的管控和利用,本文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数据集成软件(Oceanographic Data Integrated Tool,ODIT,登
多级孔结构的构建有利于气体扩散电极的传质和电催化反应的进行。本文将廉价易得的炭黑、石墨与常用的粘结剂聚四氟乙烯乳液(PTFE)和造孔剂一起共混处理,制成了一种扩散层和反
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由于其独特的一维结构、优异的光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而引起许多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在电子、光学器件和生化传感器等诸多
纳米科学与技术是近年来的新兴领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迅速而广泛的发展起来。分子表面自组装是构筑二维纳米材料的简便常用方法。然而分子在表面上的自组装是一个复杂的
水分与葡萄的生长发育过程有着紧密的关联,水分的盈亏可抑制葡萄的生长发育,从而降低葡萄的产量及品质。本研究由水分的盈亏可致葡萄产生病害风险的角度出发,选取葡萄生长过程中高风险的干旱及霜霉病害,针对可能引起其发生的气象条件展开研究,以中国葡萄主产区之一的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区域,以鲜食葡萄为研究对象,基于1981-2014年环渤海区域包括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在内的6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
家畜人工授精技术是畜牧业高效生产的重要一环,其中精液的冷冻保存对于该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至关重要。在獭兔养殖业中,青紫蓝獭兔的精液冷冻保存研究目前未见报道。为获得青紫蓝獭兔精液最有效的保存条件及方法,以期提高该品种公兔的利用率和母兔的繁殖性能,进而为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技术支撑,本试验研究了不同保存方法(不同稀释液、PH值和温度)对精子质量和人工授精后代的影响。本试验在常温(17℃)、低温(4℃)、冷冻
生物或者物体由于集群属性形成的群体行为常见于自然界中。群体行为研究有助于人类深入地了解自然界,并为智能集群控制提供理论指导。数十年来,群体运动领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由于生物系统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通用的、被广泛应用的理论模型。元胞自动机对复杂系统模拟具有独特优势,另外,最小势能原理是自然界中广泛适用的规则,本研究将二者结合建立群体运动的势能模型,用其对鱼类的群体行为进行研究。当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生育期内水分亏盈状况一直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年际间波动大,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玉米粮食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虽然各类旱涝指数的建立与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但针对具体作物的旱涝指标仍相当缺乏。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依据产量损失具有阶段性累积的特征,构建了一个基于产量损失的玉米水分适宜指数(Specified Wat
目前人为固氮量已远超自然固氮量的总和,氮循环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氮污染问题严重。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DNRA)过程以NO3-/NO2-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