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纪忠先生不仅是一位真正富于创造智慧的教育家与建筑家,在中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现代化的特殊历史进程中,更是以其哲学和思想塑造了一个强大的建筑文化的教学与传播机构——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培养并影响了一批批规划师和建筑师,使他们成为中国建筑界的栋梁。本论文的重点放在他晚年的学术思想,主要是意动空间的案例研究和方法论的阐释。和60年代的空间原理不同,空间原理主要是解决空间和功能问题的方法论;而意动空间则主要通过对时间因素的强调,借助把握总感受量等方法,在四维时空的条件下,强化主体和客体的互动关系,从而更注重空间感受的激发和情感的表达,这要求有娴熟的空间处理技法,是空间原理的发展升华。在这里客体是不断变化的四维的时空,主体则包括使用者以及建筑师自己;需要强调的是建筑师作为更有经验的个体,其情感表达和境界流露,不应该也不可能被排除在设计方法论之外。冯纪忠在设计中融入了对古代诗歌表意方法的体悟、剖析和借用,借助对时间因素的强化、对人的情感的重视、意象形的推演、形的生成过程的表达、四维时空处理等手段达到意境的生成,完成了方塔园、何陋轩、旧城改建等少而精的设计作品,他的意动空间理论也完成了从方法论到实践案例的完整过程。方塔园作为城市公园和文物公园,使用现代的手法却又保持了古典的韵味,以韵味超越形式模仿,体现了与古为今的思想方法;何陋轩作为方塔园中最后完成的建筑作品,使用竹子稻草作为建筑材料,强化时空变化的体验,在静中体验动,返璞归真,是意动空间的完美表达;旧城改建则强调使用者的生活时间的连续性,在80%以上的使用者不被搬迁的情况下,采用立体里弄系统等手段,提升居住面积和空间质量,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保证了城市情感和记忆的延续。本论文从冯纪忠思想发展的脉络入手,简单介绍了早年思想,重点分析和读解了方塔园、何陋轩这几个作品,借助对冯纪忠的论文、手稿的仔细研究和访谈,参照有关的理论和评价,逐步展开对意动空间方法论的阐释,最后完成对冯纪忠晚年学术思想的总结。全文约11万字,附图约10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