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猕猴桃是我国常见的浆果之一,具有果肉颜色鲜亮,口感清香,营养价值丰富等特点,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然而,猕猴桃属于典型的呼吸和乙烯跃变型浆果,采后容易发生软化和腐烂变质,这严重制约了猕猴桃果实的运销,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控制采后猕猴桃的软化和衰老,保持其商品品质并延长货架期,是人们长期以来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华优’猕猴桃果实为试材,确定在常温贮藏期间(20℃),24-表油菜素内酯(EBR)的最佳处理浓度,以及研究其对采后猕猴桃果实成熟衰老过程的影响,以探究其作用机理。1、用不同浓度的EBR(0、3、5、8、10和15μmol/L)处理猕猴桃果实,通过研究各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SC)、失重率和呼吸速率的变化,以确定最佳的EBR处理浓度。结果表明,在常温贮藏期间,3、5和8μmol/L EBR处理均能有效延缓猕猴桃果实失重率、SSC和呼吸速率的升高及硬度的下降,因而延缓了猕猴桃果实的采后成熟衰老,并以5μmol/L的EBR处理效果最为显著。2、以5μmol/L EBR处理猕猴桃果实,从糖代谢变化的角度探究了EBR处理延缓采后猕猴桃果实成熟衰老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EBR处理抑制了猕猴桃果实α-淀粉酶的活性,进而延缓了淀粉的降解;抑制了猕猴桃果实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己糖激酶(HK)和果糖激酶(FK)的活性,进而延缓了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积累;降低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减慢了原果胶向可溶性果胶(WSP)的转化,从而延缓了采后猕猴桃果实的成熟衰老。3、以5μmol/L EBR处理猕猴桃果实,从活性氧代谢和线粒体功能的角度探究了EBR处理延缓采后猕猴桃果实成熟衰老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EBR处理增加了猕猴桃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进而降低了猕猴桃果实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维持了线粒体的膜流动性,减缓了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并抑制了细胞色素Cyt c/a和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从而保护了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抑制了呼吸酶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的活性,进而抑制了猕猴桃果实的呼吸速率;降低了L*值的下降和a*值的升高,减少了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从而延缓了采后猕猴桃果实的成熟衰老。以上试验结果表明,EBR处理能有效延缓猕猴桃果实的采后衰老,延长采后猕猴桃果实的货架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猕猴桃贮藏保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