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肾脏灌注扫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方法,探讨各项灌注参数对肾脏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受检者行64层螺旋CT双肾区平扫及灌注扫描,所得数据传至GE AW4.3工作站,使用CT perfusion 3软件打开灌注扫描序列,选择肾脏模式,设置腹主动脉为输入动脉,勾画肾脏皮质及病变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 ,ROI),可计算生成相应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 TDC)以及组织血流量(blood flow, 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表面渗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灌注指标,观察TDC曲线形态,记录各组BF、BV、MTT、PS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各种灌注参数平均值及标准差应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Samples T Test)及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进行资料统计学处理,综合分析肾脏双侧正常皮髓质及病变组织各灌注参数值的变化差异。结果:40例患者,其中无明确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2例,肾细胞癌8例(均为单侧),肾囊肿1例,肝硬化患者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例,得到24侧正常肾脏的灌注参数,可做为对照组。主动脉TDC为单峰型,按时间顺序分为基线段、上升段、下降段及水平段4个部分。基线段短、直,然后突然崛起形成尖锐高耸的波峰,其幅度最高,最后是直且减缓的水平段,长时间维持。肾脏皮质的TDC表现也可分为基线段、上升、下降段和水平段。基线段平直,较主动脉持续时间增长,上升段斜率及峰值高度均低于主动脉,然后缓慢下降,近主动脉高度水平。病变组的TDC也可分为基线段、上升段、下降段和水平段,峰值上升较慢,幅度略小,小于或接近正常的肾皮质,继续呈平缓下降,成为持续时间较长且平直的水平段,其高度比正常肾皮质低。肾脏皮质灌注指标对照组BF为456.95±101.81 mL·min-1100g-1,BV为24.55±5.64mL·100g-1,MTT为4.51±1.13s,PS为63.32±12.10 mL·min-1·100g-1,且同一受检者两侧肾脏BF、BV和PS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肾肿瘤组BF为240.79±219.14mL·min-1·100g-1,BV为15.95±12.53 mL·100g-1,MTT为7.78±3.44s,PS为23.22±14.28 mL·min-1·100g-1,肝硬化组BF为358.97±106.4 mL·min-1·100g-1,BV为12.62±3.54 mL·100g-1, MTT为2.38±1.61s,PS为58.17±18.1 mL·min-1·100g-1,高血压组BF为339.12±129.14mL·min-1·100g-1,BV为15.66±6.51mL·100g-1,MTT为9.82±5.4s,PS为43.22±44.91 mL·min-1·100g-1,各组间BF、BV及PS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最高,恶性组最低。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CTPI)可以更好地应用在对肾脏皮髓质血流量及血容量的检测等肾脏功能进行评价中,这是一种重要的功能影像学技术,并具有良好的前景。此外,CTPI能定量反映肾脏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其BF、BV及PS均低于对侧肾脏皮质,肝硬化和高血压组的BF、BV均低于对照组,这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更多的价值。在日常诊断工作中,应根据常规CT表现,结合CTP图像,包括TDC曲线、灌注测量参数指标及伪彩图,从血流动力学角度综合考虑分析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