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职业污名感的多层面影响效应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我国的稳就业、惠民生和促发展工作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务院于2021年12月印发了《“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强调要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但近年来旅游行业乱象频出,旅游职业逐渐被污名化。职业污名对从业者产生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包括对从业者的认知、情绪、身心健康、态度和行为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职业污名显著降低了旅游行业的就业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高校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招生时不受考生青睐,毕业生不愿意在旅游行业就业,职业认同度较低,离职率居高不下,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研究旅游职业污名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破解职业污名的负面影响,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导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旅游行业的负面事件严重影响了导游的职业形象。在旅游从业者中,导游的职业污名最具典型性,但关于导游职业污名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职业污名如何影响导游的对客服务、导游群体和导游个人?这些影响机制和影响效应还不明确,职业污名的管理对策还有待完善。在对客服务层面,导游服务破坏行为时有发生,这与职业污名之间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在导游群体层面,导游之间存在较多的帮助行为,这是否与职业污名存在相关性?在导游个人层面,职业污名如何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和离职意愿?虽有文献从关系压力视角证实,职业污名促进了旅游从业者的离职意愿,但从情绪耗竭路径,是否存在同样的影响效应,还有待研究。基于此,本文聚焦导游职业污名现象,分别从对客服务层面、导游群体层面、导游个人层面探讨职业污名对导游的影响效应和机制。本文是基于导游视角,探讨职业污名对其多层次影响的效应机制。因此,本文以导游所感知到的职业污名程度(即职业污名感知)作为自变量,具体探讨和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在对客服务层面,职业污名感知如何影响导游的服务破坏行为?其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是什么?在导游群体层面,职业污名感知如何影响导游同行的帮助行为?其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是什么?在导游个人层面,职业污名感知如何影响导游的主观幸福感和离职意愿?其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是什么?围绕以上问题,本文主要开展了三个研究:一是基于社会认同威胁理论,构建了职业污名感知影响导游服务破坏行为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对客服务层面揭示了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服务破坏行为的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二是基于拒绝认同理论,构建了职业污名感知影响导游同行帮助行为的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导游群体层面,揭示了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同行帮助行为的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三是从导游个人层面,构建了职业污名感知影响导游主观幸福感和离职意愿的关系模型,揭示了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主观幸福感、离职意愿的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通过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职业污名感知正向影响导游的服务破坏行为,而且导游的自我认同威胁起部分中介作用。污名内部归因正向调节职业污名感知与自我认同威胁的关系。第二,职业污名感知正向影响导游同行之间的帮助行为,内群体认同起中介作用。污名归因调节职业污名感知与内群体认同之间的关系,其中,污名外部归因正向调节职业污名感知对内群体认同的影响,污名内部归因负向调节职业污名感知对内群体认同的影响。第三,职业污名感知负向影响导游的主观幸福感,情绪耗竭起中介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污名归因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第四,职业污名感知正向影响导游的离职意愿,情绪耗竭起中介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发了导游职业污名归因量表,丰富了旅游行业职业污名定量研究工具。本文基于深度访谈,运用关键事件法开发了导游职业污名归因量表,为旅游行业的污名研究提供了测量工具,也为其他行业的职业污名研究提供了借鉴。第二,基于社会认同威胁理论视角,从对客服务层面揭示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服务破坏行为的影响路径机制,构建了职业污名感知与服务破坏行为的研究框架,提供了研究职业污名感知与服务破坏行为关系的新视角。本文分析了自我认同威胁在职业污名感知与导游服务破坏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探讨了污名归因的调节作用,明确了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服务破坏行为的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第三,基于拒绝认同理论视角,从导游群体层面揭示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同行帮助行为的影响路径机制,拓展了职业污名后果研究。本文分析了内群体认同在职业污名感知与导游同行帮助行之间的中介作用,探讨了污名归因的调节作用,明确了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同行帮助行为的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第四,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从导游个人层面揭示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丰富了职业污名研究。本文分析了情绪耗竭在职业污名感知与导游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拓展了职业污名的研究视角,丰富了职业污名的研究内容。第五,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从导游个人层面揭示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离职意愿的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为解释导游离职率居高不下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导游污名现象出发,结合理论基础与现有研究成果,分析职业污名对导游的多层次影响效应机制,期望在把握当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弥补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归因理论,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关键事件法开发了污名归因量表,丰富了污名理论研究,拓展了污名测量工具,完善了污名量化研究。第二,根据社会认同威胁理论,揭示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服务破坏行为的影响效应。在对客服务层面,明确职业污名感知的影响机制,打开其影响机制“黑箱”,为指导污名化管理和抑制服务破坏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拓展职业污名研究。第三,根据拒绝认同理论,揭示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同行帮助行为的影响效应。在导游群体层面,明确职业污名感知的影响路径机制,打开其影响机制“黑箱”,丰富了职业污名研究,为指导污名管理和促进导游同行帮助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根据资源保存理论,揭示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主观幸福感影响效应。在导游个人层面,明确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路径机制,打开其影响机制“黑箱”,完善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个人影响的理论框架,为指导污名管理和提升导游主观幸福感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五,根据资源保存理论,揭示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离职意愿影响效应。在导游个人层面,明确职业污名感知对导游离职意愿的影响路径机制,打开其影响机制“黑箱”,完善了职业污名对导游个人影响的理论框架,为指导污名管理和降低离职意愿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分析了职业污名对导游的多层次影响效应,对于破解导游职业污名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本文从政府管理、旅游组织和导游个人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职业污名管理对策建议:第一,政府管理层面,提升导游从业者的社会地位,构建良好的导游从业制度和环境,塑造导游正面的职业形象,强化旅游市场规范管理,加强游客理性消费引导,完善导游社会保障及收入结构,提高导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整顿旅游购物市场,提升导游的服务质量。第二,旅游组织层面,强化对导游的情感支持、技能支持和物质支持。第三,导游个人层面,强化导游工作的价值感,突出导游的独特性,正确认识职业污名。
其他文献
为了矫正财政体制的失衡,中央政府主要通过转移支付制度来弥补地方收支缺口。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在平衡地区间财力方面的作用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着资金分配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在央地政府间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不规范的转移支付体制会扭曲地方政府的收支行为。为了争取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地方政府倾向于采取策略性的税收手段。虽然,国地税合并改革削弱了地方政府对税收征管活动的影响力
学位
组织管理中的领地行为理论是近十五年来由众多学者不断构建完善的一个新兴理论。领导对下属领地行为,是组织领地行为的一个特殊分支,是领导者将下属看作领地资源而表达出来的一种领地行为。其理论基础来自领地行为理论,其成因和影响却又不同于先前的研究。当聚焦于领导对下属这一具体情境时,领地行为所表现的特征和与过往的理论存在许多的差异,具体而言,存在行为的合规性、人的主观能动性、策略的差异性、边界的模糊性、基础理
学位
在风险频发的后工业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全人类无法避免、必须应对的重要问题。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基本确立了属地管理和重心下移的基本原则,县级(含县级市、市辖区)政府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主体,是最接近基层、具有较完整建制的一级政府,相对于省、市等上级政府能够直接面向基层群众、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第一线”,同时相对于乡镇等下级政府又具备更好的资源调配条件和较强的应急管理能力,因此事发地的县级政府
学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作为对伊拉克发起侵略科威特战争的惩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决议的形式对伊拉克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全面经济制裁。这些决议也得到了联合国各成员国的积极响应,并在决议基础上分别对伊拉克实施了相关的制裁措施。然而,上述制裁方式并未达到联合国希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效果,反而促使了人道主义灾难的意外后果产生。为了汲取经验教训,反思实施经济制裁所产生的弊端,联合国同各会员国以会议的形式展开激烈讨
学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不仅制约了旅游业劳动力市场供给,还面临着产业升级等问题。而人工智能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智能旅游服务,将智能自动化技术与旅游服务相结合,在弥补了由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就业不足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了自由、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已成为当前旅游服务的新趋势。传统的旅游服务中存在着大量的人际互动,比如游客间的互动、游客与服务提供者
学位
当前自然灾害、工业事故频发,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变幻莫测,为了适应这种新常态,企业既需要有面对风险保持稳定的定力又需要兼具突破创新持续发展的韧性。在组织中,员工是实践者,参与行动过程,检验决策结果;同时,员工又是发现者,位于风险前沿,直面关键问题。组织为了发展的需要,鼓励员工积极向组织谏言,但一个不可避免的实践问题是员工的谏言常常被领导拒绝。虽然领导在拒绝下属谏言时可能会选择不同
学位
行政协议,是政府为实现公共管理和服务目标与相对人之间合意订立的契约,是政府与社会对经济、社会事务开展合作共治的一种重要治理模式。在政府职能转变和有效开展社会治理的当下,如何保障行政协议的统一规范运行,是目前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2014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将行政协议列入受案范围。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
学位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快达到峰值,并最终实现净零碳排放。在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严重依赖于钢铁、煤电等高耗能产业以及石油等高碳化石能源,城市碳排放量大,已经产生严重的现实问题。全球变暖、生态恶化均与频繁的城市活动密切相关,交通堵塞、基施陈旧、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而备受关注。2019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为57.8%,投资和净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31.2%和11.1%,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依次为3.5%、1.9%、0.7%。从数据可以看出,消费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对GDP的拉动作用明显超过了投资和净出口。一般而言,居民消费支出在最终
学位
随着我国公民经济收入的日益增长,消费模式的不断升级,大众出游需求强劲,旅游接待人次逐年突破新高。然而,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游客不文明行为却频繁涌现,破坏了旅游目的地的景点景观资源,降低了同属游客的休闲体验质量,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文明形象,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2015年,原国家旅游局根据该发展形势提出515战略,以“文明”作为第一位,明确强调“旅游要发展,文明旅游先行”,正式开启了游客不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