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进一步明确血清内雌激素的下降率和IVF-ET治疗周期的妊娠结局的关系。在移植当日补充雌激素是否能使其妊娠率有所提高。补充雌激素是否需个体化。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进行IVF-ET治疗的449个周期的不孕患者,平均年龄为22-41岁,其不孕的因素主要包括有输卵管的因素、排卵功能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原因不明的不孕等。采用超促排卵长方案,就是在前一个月经周期第21天行达菲林1.88毫克皮下注射进行长方案降调节,在患者月经来潮的第2-7天进行激素水平的测定和B超检查,到患者垂体完全降调节后根据病人的卵巢功能状态,开始使用不同剂量的促排卵药物(卵泡刺激素,果纳芬);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超促排卵,在阴道B超下动态监测卵泡的发育状态,当患者的主导卵泡≥18毫米以上达到1-3个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10000IU,经阴道穿刺取卵术是在HCG注射以后的34-36小时通过在阴道B超引导下进行,取卵术后患者要给予黄体酮60毫克肌注并且根据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个体化的补充不同剂量的雌激素用来支持黄体的功能,同时实验室要将取出的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和培养,72小时后行胚胎移植术,移植的胚胎的数量为2-3个,患者检查查血尿HCG的时间是在其移植术后的14-21天,25-30天行B超进一步明确是否妊娠。E2下降率=[HCG日E2-移植日E2]/HCG日E2×100%。依据移植当日雌激素的下降幅度分成以下3组:A组:E2下降率≤30%,单用孕激素(黄体酮60毫克)进行黄体支持29个周期;B组:E2下降率30%-50%,对照组采取单用孕激素(黄体酮60毫克)进行黄体支持113个治疗周期,试验组我们给予孕激素(黄体酮60mg)加雌激素(戊酸雌二醇,补佳乐2毫克)进行黄体支持73个周期;C组:E2下降率≥50%,对照组单用孕激素(黄体酮,60毫克)进行黄体支持124个周期,试验组给予孕激素(黄体酮60毫克)+雌激素(戊酸雌二醇,补佳乐4毫克)进行黄体支持110个周期。结果:各组患者的年龄、不孕的年限、获取卵子的数目、受精率、卵裂率和移植当日胚胎的数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对照组B、对照组C妊娠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雌激素组的临床妊娠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IVF-ET周期中,雌激素在胚胎移植当日的下降水平对妊娠率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根据雌激素在黄体期的降低水平来添加不同剂量的雌激素可以使其临床妊娠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