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β-二酮-Ln的无机—有机杂化发光材料的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ur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镧系金属配合物通常被用作发光材料,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价值,因此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但是单一的稀土配合物还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不易加工性等),而稀土无机-有机杂化发光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摆脱这些缺点。所以设计和合成具有良好性能的稀土杂化发光材料就成为近年来相关化学工作者的关注热点。本论文基于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设计合成了15个新的稀土配合物和24个新的稀土杂化材料。分别用EA.IR、1H-NMR.GPC及X-ray单晶衍射等化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结构。此外还通过电子吸收光谱、近红外发光光谱和可见光区激发发射光谱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合成了新型β-二酮(HTFP)并用其制备了三个系列的镧系金属配合物[Ln(TFP)3(H20)2](Ln=La,1;Ln=Nd,2;Ln=Yb,3;Ln=Er,4;Ln=Gd,5).[Ln (TFP)3(Phen)](Ln=La,6;Ln.Nd,7;Ln=Yb,8;Ln=Er,9;Ln=Gd,10)和[Ln(TFP)3(Bpy)](Ln=La,11;Ln.Nd,12;Ln.Yb,13;Ln.Er,14;Ln.Gd,15),并通过EA.IR.1H-NMR及X-ray单晶衍射等化学分析方法确定了其结构,且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性质。其次,通过向稀土配合物上引入高分子聚合物(PMMA)制备了两个系列的化合物PMMA-[Ln(TFP)3(H20)2](Ln=Nd,16;Ln=Yb,17;Ln=Er,18;Ln=Gd,19)和MMA-HTFP-Ln(Ln=Nd,20;Ln=Yb,21;Ln=Er,22;Ln=Gd,23),并确定了其结构,且通过电子吸收光谱、近红外发光光谱和可见光区激发发射光谱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合成的新型β-二酮和PMBP的基础上引入APTEOS和TEOS,并制备了四个系列的化合物[Ln(HA)3(H20)2](Ln=La,24;Ln=Nd,25;Ln=Yb,26;Ln=Er,27; Ln=Gd,28).[Ln(PA)3(H20)2](Ln=La,29;Ln=Nd,30;Ln=Yb,31;Ln=Er,32;Ln=Gd,33).[Ln(HA)3(H20)2(Si02)n](Ln=Nd,34;Ln=Yb,35;Ln=Gd,36)和[Ln(PA)3(H20)2(Si02)n](Ln=Nd,37;Ln=Yb,38;Ln.Gd,39),并通过EA、IR、1H-NMR及X-ray单晶衍射等化学分析方法确定了其结构,且通过电子吸收光谱、近红外发光光谱和可见光区激发发射光谱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出在"发改价格[2014]2755号"中规定:"…房地产经纪人接受委托,进行居间代理服务收取的佣金…实行价格放开。"这标志着房地产中介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
《庄子》的养生思想不同于黄老之术,其主旨不在于延年益寿,而在于对个体生命之"性"与"神"的尊重与提倡。保其真性,全其真神,如此才可以言"生",所以虽然形作为生之载体不可不
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图纹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象,是维吾尔民族历代社会经济生活与文化心理状态相结合的产物。其自始至终散发着特殊的审美情趣和象征意蕴。
Ca2+荧光探针是利用荧光分子与钙离子螯合后其分子光学性质发生变化的特点,实现Ca2+的定性或定量检测。Ca2+荧光探针一般由钙离子的识别基团和发光中心两部分组成。对于钙离子
Dickkopf-1是Wnt信号通路中重要的拮抗分子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拮抗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传导,主要通过与LPR5/6竞争性地结合,从而阻止Wnt蛋白与细胞膜上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新课标要求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强调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与
欧美国家在长期的融合教育课程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家庭和学校三驾马车共同推动融合教育课程开展的局面,其发展成果显示,"知识沟"是融合教育课程产生的必要条件,融合教育
目的:评价氟西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连续收集有效病例2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氟西汀(20 mg/d)及脑梗死二级预防常规治疗,对
由于地铁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杂散电流会造成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电化学腐蚀,从而影响地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在配制混凝土时,用矿渣和粉煤灰取代一部分水泥,可明显改善胶凝
会议
我国民法上的发现权制度源于前苏联的科技成果权中的发现权制度,《民法通则》将其纳入知识产权体系是立法错位的遗留问题。发现权在性质上不是知识产权,我国司法实务对发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