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参是以根部入药的传统药材之一,具有活血化瘀、清心除烦等功效。由于其临床疗效显著,成药品种繁多,近些年来市场需求量和价格持续上涨。丹参活性成分在根组织中呈特异性分布,根系形态结构尤其是分根数对单株根系活性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以丹参种子和种苗为材料,设置梯度供磷水平,通过对比不同供磷处理的丹参根系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形态指标、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研究供磷水平对丹参根系生长和活性成分含量的调控作用及规律,为丹参的增产和成分定向培育技术开发提供支持。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丹参种子采用1/2 MS培养基、恒温光照培养60 d后,丹参分根数和根干重均在磷浓度0.625 mM/L时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磷浓度1.25 mM/L)的1.31和1.35倍。在丹参种子萌发至幼苗期,控制培养基的磷浓度在0.313~0.625 mM/L范围,可有效促进丹参根系的分化发育。供磷浓度为0.0 mM/L时,丹参叶中紫草酸、根和叶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含量均达到最高值,为对照组的1.42~2.66倍。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I含量均在对照组含量最高。隐丹参酮含量在磷浓度0.0313mM/L时最高,随磷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各个供磷处理的总丹参酮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丹参种子萌发至幼苗期,磷饥饿条件可以促进丹参根和叶中酚酸类成分含量显著升高,低磷逆境诱导隐丹参酮显著升高,但总丹参酮含量无显著差异。2.以蛭石+珍珠岩(1:5)为基质,1/2改良Hogland营养液的基质培养试验中,供磷浓度为0.5 mM/L可有效促进种苗丹参根系的侧根数和根直径增大,为对照组(1.0 mM/L)的1.08和1.15倍。种苗移栽60d和150d时,侧根数、侧根直径较其他生长时期增加幅度更大。根直径在150d时均以供磷浓度0.5 mM/L处理的值最大。与其他处理相比,无磷条件下根系的各项指标均为最低。因此,轻度磷饥饿条件能显著促进丹参种苗生长过程中根数增多和根直径增大,但对根长影响不显著。过度磷饥饿会导致丹参根系总生物量显著降低。根中总酚酸、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在供磷浓度4.0 mM/L处理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组的1.84、1.52、2.00、1.36倍。丹参叶中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含量在供磷浓度0.5 mM/L处理时均达最大值,为1.7%和5.4%,分别为对照组的2.33和2.75倍。丹参叶中总酚酸含量在磷浓度0.5 mM/L、移栽时间120d时达到最大,为对照组的4.65倍。随生长时期延长各处理间的成分含量差异减小。因此,不同供磷条件能显著调节丹参叶和根中活性成分含量。3.在丹参氮、磷空间异质性培养试验中,氮磷混合单侧施用处理(NPHD)的丹参红色根数量最多,移栽后180 d时为空白组的1.70倍。丹参根长在空白组长度最大,显著高于与其它处理,NPHD处理次之,其余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根中总酚酸含量以半量氮磷分施两侧处理(1/2NPFD)最高,为10.28%,是空白组的1.17倍。移栽后180 d时,空白组的总丹参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氮磷混合单侧施用(NPHD)和氮磷分开单侧施用(NPFD)处理条件下,单株根系总酚酸质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而单株根系总丹参酮质量以空白组最高,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因此,与氮磷均匀分布相比,局部分布有利于提高丹参根系生物量,增加分根数,促进单株根系总酚酸积累,低磷低氮可促进单株总丹参酮积累,单株根系丹参酮总质量主要受根系形态影响,根表面积越大,含量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