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汉语教材中,义项设置的编排是教材编排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既关系到二语习得者是否能获得最大程度的习得效果,同时也为汉语学习者保持长期学习兴趣提供有力保障。因此,科学合理的义项设置编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母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多义副词“还”作为研究对象,以《发展汉语》教材中的综合教材、口语教材、听力教材为研究载体,对教材中涉及多义副词“还”的义项及引例进行合理分析。此外,在理论参考方面,笔者主要选取了高顺全关于多义副词“还”的语法化科研成果,并将理论与研究对象、研究载体相结合。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得出较为符合认知顺序的义项及引例编排顺序,最终为《发展汉语》教材的编排提出合理建议。笔者通过对《发展汉语》综合、口语、听力教材中涉及多义副词“还”的义项和引例进行详尽的统计分析,发现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三类教材之间的义项及引例的设置顺序不一致,不符合高顺全(2012)提出的习得顺序;二是我们根据多义副词“还”的主客观性义项在实际运用中的不同情况,发现三类教材各自侧重点不明显,不符合高顺全(2012)调查发现的实际运用情况。笔者借助中介语语料库、电视剧语料,并结合《发展汉语》教材实际编排情况,对教材中涉及多义副词“还”的编排提出以下建议:1.在多义副词“还”的义项设置顺序方面,笔者建议三部教材都遵循高顺全(2012)提出的习得顺序;2.在多义副词“还”的引例设置顺序方面,笔者建议同样都遵循高顺全(2011)提出的习得顺序;3.在多义副词“还”的教材侧重点方面,笔者建议在遵循教学大纲及高顺全(2012)的习得顺序的基础上,对三类教材中涉及多义副词“还”的引例的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即对综合教材中涉及“还”的客观性引例与主观化引例的比例进行合理调整,突出综合的特征;适当增加口语教材中“还”的主观性义项的引例,突出功能的特征;加大听力教材中“还”的主观性义项的引例,突出交际的特征。以上的调整均是为了服务于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实际需要。本文提出以上建议旨在为外汉语教材中多义副词“还”的编排提供参考,以便于汉语学习者能够更好的习得与输出。同时,对于多义副词“还”中部分难度较大的义项引例,是不设置?还是少设置?具体如何习得?这是本文所没有谈到的地方,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