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社会文化互动关系研究:以《人间天堂》四中文译本为例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s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领域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勒菲弗尔(1992)提出的翻译改写理论使翻译文学不再作为外来文化被边缘化,而是与译入国文化产生了密切互动,提高了自己的地位。
  本论文所选文本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人间天堂》,该书被称为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编年史,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而中国对菲茨杰拉德作品的翻译研究起步较晚,经历了从否定到充分肯定的过程。本研究不但丰富了国内菲茨杰拉德文学研究,也丰富了翻译的文化转向研究。本研究收集了《人间天堂》四个中文译本(张彦敏(2009)、姚乃强(2013)、吴建国(2016)、金绍禹(2016))对其进行翻译文化研究,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
  1.菲茨杰拉德《人间天堂》四个中译本的总体语言风格是什么样的?
  2.21世纪中国社会文化对四个中译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四个中译本又如何回应了这些影响?
  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四个译本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1.四译本的总体翻译风格都采用了归化译法,都偏好使用第一、第二人称。张彦敏译本的词汇密度较大,姚乃强译本的名词使用比例最大,偏向于运用短句。吴建国译本的词汇的使用最接近于源文本且译本长句最多。金绍禹译本无论是词汇密度、高频词还是平均句长都在四译本中处于折中水平。
  2.(1)从意识形态来看,21世纪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姚乃强和金绍禹选择了直译人称代词,张彦敏非常注意宗教词的翻译,吴建国译本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式翻译西方文化词,直译色情词,金绍禹译本直接意译。(2)从诗学角度来看,在句子结构方面,吴建国和金绍禹译本把英语长句译成汉语简句,张彦敏和姚乃强译本试图使译文与英语长句结构相似。在语言风格方面,吴建国喜欢使用中国特色词汇,其余三人倾向直译。(3)从赞助人角度来看,21世纪初,虽然四个出版社的规模和风格都有所不同,但他们都选择出版《人间天堂》中译本,说明《人间天堂》在21世纪契合了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符合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3.中国的礼仪文明是和传统宗教以人为本这两点在张彦敏译本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姚乃强无论是从词汇、句法还是文化层面都选择直译,这也迎合了广大普通读者的口味。吴建国译本是与社会文化互动最多的一个译本,注重对尊称的翻译,极具汉语特色的语言表达,四字格的使用以及色情词直译,金绍禹比较关注具有文化意象的词汇,擅长将英语长句译成汉语短句。
  因此,翻译与社会文化具有互动关系,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菲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经过翻译进入中国,反映了21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需求,这也是对菲茨杰拉德文学作品研究的深入和补充。而当下的中国接受了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证明它契合了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对当今的青年文化具有借鉴和反思的作用。而正是由于《人间天堂》中描述的“青年文化”与当今社会文化的吻合,此书才得以传播和翻译,被广大读者所接受。本研究既反映了菲茨杰拉德作品在中国研究的深入和传播,又反映了当代“青年文化”的特点,值得反思。
其他文献
都穆(1459-1525),字玄敬,又字元敬,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明代中期一位重要的学者。有《游名山记》《使西日记》《金薤琳琅》等作品传世。  笔者的研究成果主要由“研究篇”“整理篇”两部分组成。“研究篇”内容包括:第一,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之上,整合涉及都穆的主要史料,对都穆年谱、家族谱系进行考述,以此作为对都穆其人评价的主要依据。第二,从传统文献学的视角出发,梳理《使西日记》的文献著录情况,
中日甲午战争是十九世纪末期清朝经历的重要一役。清朝战败,日本战胜的结局对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震颤,不仅如此,亚洲的历史发展,甚至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均受到影响,因而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甲午战争所促生的数量众多的诗、文、词、小说作品,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民族情感,是中国近代御外侮文学中的灿烂篇章。诗歌无疑是甲午战争文学所有体裁中数量最为庞大,反映面最为广泛的作品。然而目前学界对甲午战争诗歌的研究
学位
三藩之乱是清廷立国之后遭受的一次重大统治危机,是其巩固统治、彰显武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对清初诗人与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章通过对三藩之乱所波及的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不同省份文人的创作情况加以分析,整体回顾三藩之乱对清初文人直接造成的影响。旨在说明突如其来的战乱对文人心态、诗歌创作等方面所产生的诸多影响,在此基础上,揭示清初诗人在围绕重大历史事件方面所展示出的诗歌风貌。  第二章探究三藩之乱与清
学位
电影从都市中诞生,又伴随着都市发展。“都市”是一个兼具社会学和美学双重含义的概念,它不仅有别于乡土的生活环境,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意蕴。  1990年代以来,具有真正现代意识的都市电影以艺术化的“魅像”形塑出一个新的都市空间。这个由电影所呈现的“都市魅像”,不仅指喻着一种新的都市经验与审美体验,同时还关涉着电影话语、资本与都市空间生产等系列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1990年代以来现代都市意识的建构为
翟永明在中国当代诗坛被誉为女性诗歌的“领头羊”。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她始终保持旺盛的诗歌创造力,在每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重要的诗歌作品。论文以翟永明近40年的诗歌为研究对象,对其诗歌文本、诗学衍变轨迹、独异的诗学主题与艺术探索,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她与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诗歌进程的深层关系。  论文共四章。  绪论从本论文的研究缘起、问题意识入手,进而对已有的翟永明研究的
学位
《破闲集》和《济北诗话》分别作为朝、日两国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具有诗话特点的诗论著作,具有一定可比性和研究意义。朝鲜与日本虽同受中国文化影响,却同中有异,各自发展出了本国特色。从两部诗话的文本出发,研究作品对中国唐宋诗学的接受以及“同源异流”的成因,既能窥见中国诗学思想在域外的流传与变迁,同时从一个整体的角度看待东亚三国文化,分析共通性和差异性,找到“同”与“异”的原因所在。  《破闲集》与《济
学位
澳大利亚作家理查德·弗拉纳根的作品《深入北方的小路》于2014年荣获布克奖,弗拉纳根也成为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得该奖的作家,并在全世界享有声誉。除此之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河道向导之死》,《不知名的恐怖主义者》和《渴望》等作品。《深入北方的小路》这部小说以二战时期日本征用战俘修建死亡铁路的真实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以被日军俘虏的澳大利亚军医多里戈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不同层次的伦理关系,以及伦
杰丝米妮·瓦德是21世纪美国南方文坛新秀,《拾骨》是她的第二部作品。这部南方哥特体小说讲述了一个贫困的南方黑人家庭在遭遇卡特里娜飓风前后的12天里所经历的苦难及其生存困境,在悲怆与诗意中传达了丰富的主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研究者从文体学、叙事学、神话原型到政治及社会学理论等众多视角探究了这部充满经典光辉的惊人之作。本文试图以凯西·卡鲁斯和朱迪斯·赫尔曼的创伤理论为切入点,结合作者的移民背
学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网络外卖平台订餐。美团外卖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外卖平台,它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订餐平台,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点评餐饮和服务的渠道。根据本研究中半结构化问卷的数据显示,58%消费者的订餐选择会受到商家在线回复的影响;因此,为了维护与客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吸引潜在客户的消费,商家及时、恰当地回复消费者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研究背景,本文基于关
译者主体性研究是目前翻译学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其从译者主体性的界定、译者地位的提升、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和制约的因素等多角度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反思,突出强调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译者主体性不仅有助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合理地发挥其主体性,而且有助于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所读译本。  作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一个重要分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将翻译活动视为提高女性话语权的一种政治手段,它重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