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引发电子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朝着高性能、高集成和微型化的发展浪潮,进而导致其在极端狭小空间下产生超高热流密度。在狭小空间内实现高效散热成为现代先进电子设备研发与应用的重大技术挑战。超薄均热板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较大传热面积和较好的均温性能等优点,是目前业界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极大的蒸汽流动阻力,传统的气液异面超薄均热板设计难以实现极
【基金项目】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研究项目《功率型LED光源多尺度光热功能结构先进制造》(项目编号:2014A030312017); 《AlN陶瓷基板及表面仿生润湿微结构磨削加工机理》(项目编号:2021A1515010438);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高性能耐长久一体化电驱动系统集成及其产业化》(项目编号:2019B090910001); 2019年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引发电子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朝着高性能、高集成和微型化的发展浪潮,进而导致其在极端狭小空间下产生超高热流密度。在狭小空间内实现高效散热成为现代先进电子设备研发与应用的重大技术挑战。超薄均热板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较大传热面积和较好的均温性能等优点,是目前业界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极大的蒸汽流动阻力,传统的气液异面超薄均热板设计难以实现极端超薄化。目前,量产的最薄均热板厚度始终维持在0.4 mm左右。5G时代对于厚度小于0.4 mm的超薄均热板需求日益突出。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厚度为0.27 mm的新型气液共面结构超薄均热板设计与制造方法,围绕新型气液共面结构超薄均热板的运行机理、结构设计、制造方法以及性能表征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气液共面超薄均热板结构设计与制造成形针对5G时代下超轻薄电子设备对超薄均热板极端尺寸和高效传热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厚度为0.27 mm的新型气液共面结构超薄均热板,理论研究了超薄均热板受力变形和传热特性,发现条形支撑柱具有优异的防塌陷变形能力,在极薄厚度下气液共面结构超薄均热板具有更小流动阻力;基于理论模型提出了极端超薄均热板内部壳板支撑柱、吸液芯结构和气液排布优化设计;综合论述了超薄均热板结构、材料及其加工性能的优劣,开发了超薄均热板壳板支撑柱、吸液芯结构,壳体封装等制造成形工艺。(2)吸液芯结构表面形貌调控与性能表征以增强超薄均热板吸液芯的毛细性能为目标,采用氧化处理微纳加工技术调控吸液芯表面形貌,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技术分析了吸液芯表面形貌和组成成分,通过接触角测试装置表征吸液芯润湿性能,基于毛细吸液动力学提出准确可靠的毛细性能评估方法,构建毛细吸液红外热像测试平台并测试吸液芯毛细性能。结果表明氧化处理可以大幅度增加吸液芯表面粗糙度,增加表面微通道,进而增强吸液芯表面润湿性能,提高吸液芯毛细性能。此外,随着氧化时间增加,丝网毛细性能逐渐增强,但是增强的幅度随氧化时间增加而逐步减小,同时氧化时间较长会降低丝网柔性,容易出现断裂风险,导致液体流动通道不连续。随着丝网压扁厚度的减小,毛细性能逐渐衰减,当厚度减小至0.15 mm及以下,丝网的毛细性能急剧下降。本文丝网最优处理参数为氧化时间和压扁厚度分别为40 min和0.18 mm。微沟槽宽度增大会降低液体回流毛细力,同时也会降低蒸汽流动阻力,综合考虑,本文微沟槽最优宽度为0.2 mm。(3)气液共面超薄均热板传热性能与机理研究针对气液共面结构超薄均热板,建立了极限传热功率理论和传热热阻网络模型,理论预测了其极限传热功率和热阻分别为3.18 W和0.93℃/W;构建超薄均热板传热性能测试平台,深入系统地研究了超薄均热板传热性能,包括均温性、极限功率、热阻和等效热导率等,并与其他文献超薄均热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厚度仅为0.27 mm的气液共面超薄均热板极限热传输功率为3.5 W,热阻为1.2~1.5℃/W,等效热导率可达10000W/(m·K)以上,放置位置对其传热性能影响较小,相比于其他文献中的超薄均热板具有较大竞争优势。此外,还进行了模拟智能手机实际应用散热实验,结果表明,超薄均热板能够有效降低散热模组热点温度,在5G时代下超轻薄智能手机散热中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4)超薄均热板工艺与结构参数优化研究不同工艺参数(注液量与氧化处理)和结构参数(支撑柱间距与蒸汽腔厚度)对超薄均热板瞬态热响应和稳态传热性能的影响,以进一步优化其传热性能。结果表明,超薄均热板处于最优注液量30 mg时,可以防止液膜过厚,阻碍蒸汽流动而导致的热响应和均温性能下降,同时可以推迟均热板发生局部蒸干现象,增大极限传热功率。丝网氧化处理可以增强其毛细性能,进而提高均热板极限传热功率;微沟槽氧化处理可以促进冷凝液体回流至丝网,避免液体堵塞蒸汽通道而造成均温性能降低。增大支撑柱间距可以降低蒸汽阻力,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壳板塌陷而增大蒸汽阻力。在满足尺寸需求下,增大蒸汽腔厚度可以减小蒸汽阻力,提高传热性能。此外,还研究了柔性弯曲对气液共面结构超薄均热板传热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气液共面结构超薄均热板在较大弯曲角度(90°)下依旧能够保持较高热导率(>7000 W/(m·K)),在柔性电子设备散热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超薄高密度柔性集成电路封装基板(FICS)在柔性电路板基础之上,往更高集成密度、更轻薄、更易弯曲扭转的方向发展。随着IC行业进入7-14纳米制程,超薄高密度FICS也进入2m以下制程,对材料和制造过程的品质控制性能要求也不断提升。在FICS表面缺陷检测过程中,仅靠基板传统检测方法,已无法达到工业生产的精度要求。在FICS图像预处理环节中,存在去除噪音的同时去除原有图像的纹理信息等问题。对于高倍显微
神经系统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神经系统主要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传输电信号来协调身体各部位的活动。无论是中枢神经系统还是周围神经系统损伤都会破坏脑组织与目标组织之间的电信号传导,导致患者功能的丧失。因此恢复神经组织电信号传导功能,重新与远端目标组织建立信号传输,是神经损伤修复的关键。而目前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细胞治疗、外泌体治疗及组织工程支架治疗等策略均忽略了神经电信号传导
2.0μm单频光纤激光在高分辨率光谱学、非线性光学、激光雷达和引力波探测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μm单频激光对人眼安全,可应用于大气中的相干探测和空间通信领域。相比于常见的1.0μm单频光纤激光,2.0μm单频光纤激光拥有更高的非线性效应阈值,在单频光纤激光输出功率提升方面更具发展潜力。此外,高功率单频光纤激光可应用于长距离相干探测,且其低噪声特性使得探测灵敏度更高。为了满足相关应用领域对
与普通绝缘体不同,拓扑绝缘体的边界上存在受体拓扑保护的边界态。这种边界态对结构参数的平缓变化不敏感,在信号的无损传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除了在量子系统中实现电子的拓扑绝缘体,研究者们也试图在各种经典系统中寻找和实现拓扑绝缘体,包括光学、声学、机械、电路系统等等。其中,电路系统是最近几年才用于拓扑态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拓扑电路这一概念。拓扑电路主要基于共振电路网络建立的,所需的电子元件简单;并且
应力发光材料是一种在外界机械刺激(如:拉应力、压应力、剪切力以及摩擦力等)作用下将机械能转化为光能的介质,在人工智能皮肤、结构健康诊断和应力传感器等众多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基于新型应力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开展研究工作,针对当前生物体内应力分布原位、实时检测对应力发光材料发光波段、荧光强度和应用方法的需求,通过材料设计、机理研究和性能测试等方法,系统地开展了高性能近红外应力发光材料的设计、合
多视图聚类是机器学习的重要技术,旨在分析多个视图的数据特征对观测数据进行分组。由于基于张量的聚类分析有利于提取视图间的高阶相关统计,目前的多视图聚类研究重心从基于矩阵的子空间学习转移到基于张量的子空间学习。最近的研究表明,用三阶张量来表征多视图数据,并学习其低秩或稀疏的自表示张量实现多视图聚类是有效的,但是这些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现有的算法,极大的依赖于本质的张量自表示学习,但没有考虑求本质张量的
"叮咚、叮咚……"一阵急促的门铃声传来,我急忙拿起听筒。"嘿,女儿,快下来看看妈妈买了什么?"我飞奔下楼,眼前一亮,这不是我梦寐以求的折叠自行车吗?我围着自行车转了又转,迫不及待地骑了上去,在楼下的小操场上绕了几圈。"妈,为什么要买两辆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家就要实行‘低碳’生活了!以后去路途不远的地方,我和你爸就骑自行车带着你,不仅节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还能锻炼身体,一举三得,
为保障某型涡扇航空发动机初始飞行前电源失效试验顺利开展,根据试验对发动机控制系统电源供电转换的要求,使用测量与控制集成的方式,通过硬件控制电路和LabVIEW软件设计,开展了该试验测控装置研制。实现了发动机稳定状态、加速性和减速性过程控制系统供电转换的控制,还实现了测量参数的同步采集。经试验验证,该装置满足试验对电源转换控制、测量参数采集的要求,解决了以往该类试验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试验效率,可推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增快,城市交通的繁荣发展也引发了诸如交通安全等众多社会问题,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核心是对交通事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城市交通系统是由驾驶人、车辆、道路和环境四种因素组成的动态耦合系统,安全行驶过程是指驾驶人在道路及环境的组合影响下,使用安全可控的驾驶行为操纵车辆的过程,一旦车辆、道路和环境组合的外界刺激超过驾驶人心理预期,会导致驾驶人采用不当
细菌胞外电子传递(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EET)是细菌将细胞内代谢产生的电子传递给胞外电子受体的过程,是自然环境中物质代谢、元素循环、能量转换等过程的重要驱动力。基于微生物EET发展起来的生物电化学技术在污染物降解、环境修复、医疗健康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对EET的研究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如Geobacter和Shewanella)为主,而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