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地区差异及对策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j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贫困一直都是各国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7年末的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为2017年末的3.1%。但是,我国脱贫攻坚仍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一方面,要实现3046万人如期脱贫,平均每年需要减少近1100万贫困人口,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另一方面,各地区由于地理条件、资源禀赋、文化基础、历史沉淀等因素形成的经济发展差异,使贫困问题也具有地区差异性。当前,我国贫困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薄弱、科技人才匮乏、自然环境差的深度贫困地区。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因此,以财政支出减贫效应最大化为研究目标,探析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地区差异,因地制宜优化各地区财政支出结构,更加有效的发挥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对于我国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为了研究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了如下研究思路: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了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理论依据及一般作用机理,同时使用我国中西部22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财政支出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首先,从中西部和不同贫困程度的视角,对我国贫困地区进行了分类。其次,分别探讨了相关区域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特征。最后,利用减贫效应最大化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在财政支出总额一定的条件下,不同地区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本文结合了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相关概念、区域概况和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理论依据,重点对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理论依据及一般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为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概览。本文从财政支出与贫困人口数和贫困发生率的相关性角度展开,先后对2000-2015年我国中西部整体区域、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不同贫困程度地区的财政支出反贫困成效进行研究。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通过面板回归模型的构建,对我国22个中西部省份财政支出减贫效应及最优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实证分析。首先,从中西部地区、不同贫困程度地区的角度分别探讨了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接着,利用等式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方程,研究了在财政支出总额一定的前提下,不同地区实际财政支出结构与减贫效应最大化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差异。通过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1)2000-2015年之间,我国22个中西部省份的社会保障支出、医疗支出、教育支出和支农支出对减缓农村居民贫困程度有显著性的正向作用。(2)教育支出、医疗支出、支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对减缓中部地区贫困程度都有显著性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于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支出的减贫效应并不显著。(3)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支农支出都能够有效的减缓贫困程度。轻度贫困地区的支农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的减贫效应较大,但社会保障支出的减贫效应并不显著。(4)在财政支出总额一定的前提下,我国22个中西部省份财政支出结构并未达到最优状态,其中,支农支出的偏离度最大。具体来看,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财政支出显著偏离最优结构;深度贫困地区财政支出结构并不合理,仍有较大的调整空间。轻度贫困地区财政支出结构相对合理,但仍然偏离最优支出结构,并且,社会保障支出的减贫效应不显著。
  我们给出的政策建议是:(1)深化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认识,充分发挥财政支出减贫效应;(2)明晰各类型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地区差异,科学调整各类型财政支出投入量,提升财政支出减贫效应;(3)因地制宜,优化中西部区域和不同贫困程度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为我国脱贫攻坚战提供不竭动力。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中国市场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率发展,但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则相对滞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年来,各级政府全面加强了环保方面的监管,但相对而言,政府主体发挥的管理作用不够,口号多、行动少,“边污染、边治理”的乱象依然大量存在,综合性、整体性治理的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这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城市湖泊治理作为城市生态文明
学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重大部署,自此,“三农”工作迎来了新阶段,意义十分深远与重大。在乡村振兴的有效落实方面,干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基层,党和国家政策的落实者就是乡镇干部,党和政府与农民之间依靠乡镇干部实现连接,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将受到其队伍素质水平的直接影响。贫困山区乡镇公务员是党和政府政策方针的直接实施者和执行者,是沟通党和政府
目前,中国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腐败分子对抗的手段也在逐步“升级”,这表明中国反腐败斗争尚未取得彻底胜利,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为了研究公职人员腐败洗钱行为影响因素,本研究首先筛选了大量中国十八大以来的腐败案例,归纳整理了100个腐败案例信息要素,采集了信息要素1800项,深入剖析了影响公职人员腐败洗钱行为的个人因素、工作因素、环境因素和财富因素;其次,对所采集的影响因素相
学位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个新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提出的宏伟目标,是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重要指引,为全面依法治国明确了方向。目前,基层乡镇法治建设仍然比较滞后,法治机制构建不够完善,群众法治意识薄弱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法治中国建设的因素。法治乡镇创建是一项法治系统工程,必须与本地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坚持依法维权等方面工作统筹推进。如果在某个方面
学位
公共政策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公共舆论的本质是一种民意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众的利益诉求。一项政策是否合理、科学、公平必然会被公众所关注并产生褒贬不一的评价,这些评价对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信息网络时代,公共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更为深远,地方政府如何回应和管理公共舆论,从而调整公共政策成了一个难题。难题的解决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公共舆论视野下的
学位
现阶段中国水环境的形势依旧非常严峻,污水处理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的一环,通过截留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以达到不污染水体环境的目的。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目前对污水处理行业重视程度逐年加强,对该行业的投资建设也是逐年增加。改革开放后,中国将社会资本引入包括污水处理行业的各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的建设模式,以缓解财政压
本文是以广东省龙川县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职能为研究对象,龙川县作为广东省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在政府机构改革、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发展旅游业有利于调整龙川县产业结构,提高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稳步增长。龙川县内旅游资源丰富,品类齐全,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关联度高,能够直接带动住宿、娱乐、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乘数远高于其他产业,因此,近年来,龙川县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期通过旅
学位
生态文明是自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工业文明时代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粗放式增长的模式已不可持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环境公共服务基本上长期偏向城市供给,而农村的环境公共服务供给长期滞后。近年来党和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政策倾斜力度,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如期
受新冠疫情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全球贸易和投资遭受重创,世界经济整体陷入衰退。尽管外部环境受限,在中国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完善营商环境的背景下,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连续三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国地位。外资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我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财税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告对后疫情时代企业全球
铁性氧化物结构稳定、性能卓越、应用广泛,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其灵活多样的晶体结构和元素组成使其具备突出的掺杂容忍度,不仅可以在特定格位进行离子掺杂以实现对其结构对称、能带分布以及自旋排布等特性的调控,还可以将其与其他材料固溶或复合,通过弹性相互作用使多种自由度之间相互耦合,从而诱发材料的多功能性。通过不同方式的性能优化,铁性氧化物在低功耗高密度逻辑存储器、自旋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