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山风景区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改革开放后,旅游业飞速发展,1979年区内旅游人数为10.43万人次,目前进山人数已达到240万人次左右。日益增多的超载游客和不断增强的旅游开发活动,加上本区的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不定期发生,使区内原生生境同时面临旅游业和非旅游业的威胁。虽然目前景区生态环境状况良好,但是旅游风景区是一块兼具价值性和脆弱性的区域,一旦生态风险源在黄山风景区内爆发,将会对黄山的自然景观造成巨大且不可逆的灾害。因此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景区的全面有效保护是一个丞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生态风险评价,是指导黄山风景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生态风险评价基本理论为指导,将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与旅游学科结合,进行山岳型旅游风景区生态风险分析与评价的理论探讨。在各生态风险因子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适当的选取本区主要生态风险源进而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黄山风景区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式,最后提出黄山风景区生态风险管理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理论上,论文首先分析了生态风险评价的相关内容及研究进展,同时论述了旅游区生态风险评价的相关内容。本研究引用的双层评价模型是特别针对旅游风景区这样一种以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所构建。该模型在理论上从“旅游业”和“非旅游业”两个层面分析研究景区风险压力,符合景区环境管理和研究的实际。在实证中,以上述理论研究为指导,以黄山风景区为实证研究对象。用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景区进行风险评价,其目的在于为研究区生态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对于改善景区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利用地形图、土地利用图并结合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确立生态风险受体并统计出景观结构,为本区生态风险评价服务。文中首先通过综合文献检索与实地考察的信息,归纳了研究区各项生态风险因子造成的生态风险压力。得出黄山风景区生态风险源包括旅游业生态风险源和非旅游业生态风险源两类,旅游业生态风险源主要是景区开发建设、旅游服务业、游客和其他生态风险源;非旅游业生态风险源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大风、雷电、极端温度、滑坡泥石流、生物入侵、森林火险、城镇化建设等。用这个双层风险模型对黄山风景区的各个风险源逐一分析。然后通过实地调查及咨询专家,综合分析各生态风险因子的强度、发生范围的大小、对生态系统影响强度的大小。确立主要生态风险源主要为:洪涝、生物风险源、森林火险和旅游干扰这四大类生态风险。针对主要的四种生态风险源采用专项评价对其导致的不利效应进行表征,逐一分析这四种生态风险源对受体的干扰和危害。将4种风险源的影响范围通过GIS进行叠加,形成风险斑块,产生2384个内部的风险源和生态系统具有匀质性的风险小区。再依据景区的具体情况,采用生态弹性指数来反应不同生态系统的抗逆强度;应用破碎度指数来反映不同生态系统受干扰的程度;脆弱度指数来体现不同生态系统的易损性。用生态弹性指数、破碎度指数与脆弱度指数三个因子的乘积,来体现综合生态损失度,结合综合生态风险概率,综合评价黄山风景区生态风险。通过生态风险的综合计算和GIS叠加,得到黄山风景区综合生态风险分级图。综合生态风险分级图将景区分为四级生态风险区。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温泉管理区、玉屏楼管理区、东部管理区局部地区和云谷管理区;较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松谷管理区与北海管理区;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松谷管理区的北部、钓桥管理区的大部地区和浮溪管理区的西部和北部地区,呈半圆环状分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浮溪管理区、温泉管理区和云谷管理区的南部,即黄山景区精华景区的外围部分。根据景区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保护的成果,参照国内相关的生态风险管理案例,提出黄山风景区生态风险管理目标、原则及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景区和研究方法的实际状况,进行风险管理对策探讨。以期能实现生态环境的协调,有力地保护黄山风景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达到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地生态风险,挽救可能的损失,提高景区旅游的安全系数,为实现黄山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