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随着国际竞争加剧、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中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渐逝等问题的显现,中国制造企业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服务化是制造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以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除了施乐、IBM等国外制造企业已将服务业务内容作为利润中心之外,国内制造企业如华为、潍柴动力、陕鼓等也开始运用服务业务以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然而,对于尚处转型初期的中国而言,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是否促进了财务绩效的提升?这既是企业关注的问题,也是政府制定政策的基础。 制造企业服务化被视为一项全面的创新型企业转型战略,是从制造向服务延伸的变革,而任何变革须以内部组织资源能力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为基础。鉴于此,本文基于中国66家大型、121家中小型制造企业2012年—2016年的面板数据和媒体报道数据,将组织冗余与组织合法性纳入研究范畴,探究中国当前制造企业服务化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旨在通过对比大型、中小型企业回答: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绩效效应如何?组织冗余与组织合法性如何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化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从而较为系统地把握服务化对财务绩效的作用机制和效果,以期为当前的各种分歧提供理论解释,也为中国当前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实践提供参考。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大型制造企业还是中小型制造企业,当前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对财务绩效均有消极影响。整体而言,中国当前制造企业的服务化暂处于投入大于产出的阶段,尚未显示出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2)不同类型的组织冗余在不同规模制造企业的服务化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未吸收冗余对大型制造企业服务化和财务绩效的负向关系中有U型调节作用,而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未吸收冗余对服务化与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为负向;已吸收冗余对大型与中小型制造企业服务化和财务绩效的关系中均有U型调节作用。(3)组织合法性是制造企业服务化与财务绩效间的重要调节变量,无论是大型制造企业还是中小型制造企业,随着组织合法性水平的提升,服务化对财务绩效的消极影响会降低,甚至表现为正向。在指导中国制造企业的服务化实践中,不应完全运用基于发达国家样本的服务化研究结论。本文所得的符合中国情境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当前中国情境下制造企业服务化的财务效应不容乐观的现状,同时对指导制造企业服务化实践具有重要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