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p5c115f6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长期忽视语感教学的现状,对此,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必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并反复强调语感教学最能体现汉语文的本体特性和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当前,“语感”问题已被语文教育界广泛关注,但对于“语感教学”问题还有待于进行深入地思考与探究,本文试图从语感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做一些探索。 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一、整体认识:语感教学的内涵。语感教学有其丰厚的理论根基,它根源于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同时又积极吸纳了现代西方阐释学、语言哲学等的先进思想。语感教学就是以语言本体论哲学为理论基点,以学生对言语作品积极主动的感悟自得为主要方式,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达成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培植学生的精神人格为终极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 二、多层透视:语感教学的特征。语感教学的特征是由语感教学的内涵所决定和派生出来的,二者共同建构起语感教学的理论框架。语感教学具有感悟性、整体性、建构性和动态性等特征。感悟性是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力图弘扬学生在语感教学中的主体精神;整体性是从言语作品的角度来说的,要求在语感教学中要立足于言语作品的整体进行宏观审视与系统把握;建构性是就语感教学的目的而言的,语感教学一方面要实现学生对言语作品的个性化建构,另一方面,要利用言语作品实现对学生言语能力与精神人格的建构;动态性特征指出了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需要长期涵养和训练的过程。 三、综合把握:语感教学的原则。教学原则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硕士学位论文 语感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在语感教学中需坚持以下原则:(一)强化学生对言语作品的体验。这是立足于学生的角度,要求在语感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感悟,获得对言语作品的深切体验:(二)讲究教学言语的情感性传达。倡导在语感教学中,教师在与言语作品进行倾情对话并开掘出言语作品唤情点的基础上,通过情感性教学言语来提升学生的语感品质八三)注重师生双方的民主性对话。是立足于师生关系的角度,提倡师生之间要具有民主平等的对话意识,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言语来完善学生的语感结构;(四)开放语感教学的多维度空间。是指在语感教学中要开放教学内容、解读策略、评价标准及教学空间等,目的在于保证前三个原则的真正落实。 四、深入探究:语感教学的策略。教学策略是语感教学得以实施并优化的重要因素。语感教学的策略可以概括为:(一)诵读吟咏:整体感知言语神妙。这是传统语文教育中培养语感的卓有成效的方法,强调教师通过范读导引学生的语感,学生通过探究吟咏与反复诵读,强化、提升语感:(二)涵泳品味:深入领悟言语精髓。涵泳品味是在吟诵熟读基础上的潜心专注的研读方法,是指通过比照探幽、想象联想、语境分析等方法来把握言语的深层内涵;(三)言语实践:培养言语运用习惯。这是诵读吟咏与涵泳品味两种策略的深化与拓开,注重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勤写、多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在言语的海洋中习得言语;(四)掌握知识:品味言语运用理趣。诵读吟咏、涵泳品味与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而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是语感养成的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可以适量适度地传授给学生标点知识、词汇知识、修辞知识、写作知识等语言知识,加强学生对言语的理性把握。
其他文献
在我国,留守儿童群体的数量十分庞大。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留守儿童也逐渐成为我国转型过程中突出的社会问题。实际上,我国对整个儿童没有专门的儿童福利制度。美国和挪威两个
本论文从准纵向视角出发,研究基于依存树库的中国学生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共八年时间内英语写作中句法复杂性的发展特征。本研究的语料来自国内两所中学和一所大学学生的341
随着世界各国对教育的日益重视,人们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注意到我国基础教育没有重视反思能力培养的现实情况,本文阐述了反思的内涵、反思能力的含义与结构;分
目的系统评价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选用前列腺素E1治疗该病提供循证药学证据。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PubMed(1966—2006年),CNKI(1996—200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外资监管经验不断丰富,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的自由贸易试验园区探索也为投资管理体系改革提供了试验平台。在借鉴英、美两国外资监管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教育和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潜能,已成为教育界和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有关学困生的转化,世界各国专家学者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