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诗的文化生态及其创作心理研究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h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仕与隐的冲突过程,恰是隐逸诗人壮志难酬之下以田园山水来转换视觉、感觉却欲罢不能的心路历程。陶渊明不是笑着归于田园的,而是带着丝丝的牵挂和遗憾,流动于诗行之间的遗憾,伴随他直到终老。第一章介绍了“士志于道”的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学精神的姻缘联系,这恰是陶渊明及其创作的给养与基础。屈原本人及其作品所迸射出的悲壮,是中国悲剧精神超越西方的有力见证。道家的隐逸山水田园,其实是“士志于道”而不得通其道的另类抗争。仕与隐的冲突过程恰是多数隐士壮志难酬之下、倍感生命危急而以田园山水来转换视觉、感觉却欲罢不能的心路历程。第二章介绍了陶渊明政治理想的盼望-实践-消解的过程。通过细致的诗文分析,得出结论:陶渊明的的政治理想并非《桃花源记》中的乌托邦,而是“仕而达,济天下”。“士志于道”是历代士人的主导精神,隐逸诗人多不能超然地融入田园山水恰是“士志于道”赋予了他们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第三章介绍了陶渊明的园田生活并未达到物我冥一的境界。自晋义熙元年(405)归园田始至义熙三年(407)创作《悲士不遇赋》,陶渊明便经历了初事田园的喜悦、壮志不得舒展的郁闷到凄郁的悲歌的心路历程。就408年火灾始至418年刘裕幽安帝而立恭帝前这一时段来说,诗人始终没能忘却“先师遗训”,更未“常常达到物我一体、与道冥一的人生境界”。刘裕幽安帝而立恭帝,引发了陶渊明人生悲苦的不可抑制,恰由此始,陶渊明开始了向“物我冥一”的人生境界的嬗变。中国有着“士志于道”的文化传统,恰因这一传统的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文明才绽放着无限绚烂的魅力;恰因这一传统的卓尔不群,才使中国文学精神张扬着异于西方文学的特征——“气”之魂:或悲壮之气,或悲怨之气,这就是中国文学精神鲜明而坚强的品格与个性。就其著作与自身命运所形成的文化意象来说,屈原堪称悲壮之气的代表;庄子虽高标“逍遥”,但其“内心固极痛苦悲惨”,逃脱不出悲怨的范畴;而陶渊明由仕而隐的渐变过程恰是对屈原悲剧精神的超越;最后选择隐于园田,恰是对庄子凌空蹈虚的超越精神的返实。陶渊明的身上集中了中国文学精神“气”之魂是两个方面。总之,陶渊明的一生及其诗文,则是悲壮之气与悲怨之气相得益彰的律动与嬗变。陶渊明在出仕阶段,“仕而达,济天下”的理想激荡着诗人的胸怀,悲壮之气流动于诗行之间,但每每有幽怨情绪的波动。归于田园之后,陶渊明真正达到“物我冥一”境界的作品很少,“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其二)的悲怨之气畅流于诗文之中,但亦常有“少年壮且厉,扶剑独行游”(《拟古》)的悲壮啸歌。
其他文献
明代文学家张含,出身官宦,少年得志,20多岁获得诗名。中举后却七试春闱不第,退居家乡云南永昌,将一生的精力放在诗歌创作和文化传播上。今《永昌府文征》收录了张含的诗歌875
王韬出生在许多著名文人曾生活或隐居过的甫里,是晚清重要的学者。王韬小说在晚清文言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学人对王韬的研究,大多数是集中在他的生
噶顺戈壁,又称八百里瀚海,或莫贺延碛,位于哈密与鄯善之间。是新疆东部和河西走廊西端连接带上戈壁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复杂的地方。这一带气候极端干旱,年降水量在30毫米以下
时代盛衰对诗人的创作心态与诗歌内容有着巨大的影响。唐朝前期的政治清明与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促成了大量的以情绪高昂、积极奋进为主旋律的诗歌作品的产生。而到了唐末,李
麦家凭借着他的特情系列小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种小说题材来源于传统意义上的悬案推理、侦探破案等小说,麦家在这种特情小说中将历史真实、小说虚幻、密码人生、天才英雄、
大学生礼仪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三维课程目标,除了礼仪教材之外,教师的礼仪修养、网络、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以及校园礼仪文化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礼仪教育的课程实施
本文在考证《邶风·日月》篇的语词的基础上,对《邶风·日月》篇的主旨、写作时间、作者、文学意义、经学意义作了较客观、深入的探讨。在语词考证方面,笔者在权威性的小学典
胡适倡导“健全的个人主义”,力图使个人与群体之间达成良性的平衡,正确地解决个人与群体的利益冲突,促进社会的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揭示胡适个人主义思想
作为民族脊梁的鲁迅,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中国女性解放启蒙的任务,其女性题材的作品体现了其思想意识上的前瞻性和文本书写的先觉性。他的行为先导使中国女性作家群体跨入文坛
从物联网与大数据的角度入手,详细分析了智能建筑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对该信息服务管理系统的构建思路与策略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