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是韭菜上的重要害虫,以幼虫聚集在韭菜根茎、鳞茎等部位取食危害,严重影响韭菜的产量与品质。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发现,韭菜迟眼蕈蚊偏嗜黑色,但其偏嗜黑色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尚未明确。本试验采用室内行为学方法,系统比较了韭菜迟眼蕈蚊的性别(雌、雄)、日龄(1、2日龄)、交配状态(未交配和已交配)等虫源因子和食物(水和10%蜂蜜液)、光强(0.01、1、100、10000lx)、温度(15、20、25、30、35℃)、湿度(50%、70%、90%)等环境因子对韭菜迟眼蕈蚊黑色偏嗜性的影响,以及日龄(1、2日龄)对其产卵黑色偏嗜性的影响,以期揭示其偏嗜黑色的原因及其视觉生理生态学意义,并为研发基于黑色偏嗜性的高效测报与防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1.虫源因子对韭菜迟眼蕈蚊黑色偏嗜性有影响,其中性别起主要作用,日龄次之,交配状态最小。 性别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趋黑率有显著影响,雄虫的趋黑率显著高于雌虫,在9:00-11:00趋黑率分别为71.19%和58.46%;在17:00-19:00分别为69.73%和50.42%。 日龄对韭菜迟眼蕈蚊雌虫的趋黑率有影响,1日龄成虫趋黑率高于2日龄,在9:00-11:00,1、2日龄趋黑率分别64.23%、52.23%(P<0.05);在17:00-19:00,1、2日龄的趋黑率分别为51.77%、49.08%(P>0.05)。日龄对韭菜迟眼蕈蚊雄虫的趋黑率无显著影响。 交配状态对韭菜迟眼蕈蚊雌、雄虫的趋黑率影响不显著。在9:00-11:00,未交配和已交配雌虫的趋黑率分别为60.03%、56.91%;雄虫的趋黑率分别为70.15%、72.22%。在17:00-19:00,未交配和已交配雌虫的趋黑率分别为51.86%、48.86%;雄虫的趋黑率分别为70.15%、69.31%。 2.环境因子对韭菜迟眼蕈蚊黑色偏嗜性有影响,影响大小为光强>湿度>温度>水>10%蜂蜜液。 10%蜂蜜液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趋黑率影响不显著,对照与10%蜂蜜液存在时雌虫趋黑率分别为64.23%、66.35%,雄虫趋黑率分别为72.25%、68.87%。水对韭菜迟眼蕈蚊雌雄虫的趋黑率有影响,水存在时雌雄虫的趋黑率均有所增加,且对雌虫的趋黑率影响显著,对照与水存在时雌虫趋黑率分别64.23%、72.30%,雄虫趋黑率分别为72.25%、77.78%。 雌雄成虫均在高光强下(10000lx)趋黑率最高,分别为71.65%、81.15%;在低光强下(0.01lx)下趋黑率最低,分别为53.92%、56.91%。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高趋黑率越高。 温度对韭菜迟眼蕈蚊雌虫趋黑率有显著影响,其在20℃下趋黑率最高,为79.38%,在15℃下趋黑率最低,为61.56%;温度对雄虫的趋黑率无显著影响。 湿度对韭菜迟眼蕈蚊雌虫趋黑率有显著影响,显示其在湿度90%下趋黑率最高,为81.23%,在湿度70%下趋黑率最低,为72.01%;湿度对雄虫的趋黑率无显著影响。 3.日龄对韭菜迟眼蕈蚊产卵黑色偏嗜性的影响 1、2日龄韭菜迟眼蕈蚊均偏嗜黑色产卵,其产卵选择率分别为77.35%和66.08%,日龄对颜色的产卵选择性差异不显著,交配后不同天数内对其产卵选择率的影响也不显著。 本试验探究了韭菜迟眼蕈蚊偏嗜黑色的成因,发现虫源因子对其趋黑率有影响,不同交配状态下的韭菜迟眼蕈蚊均偏嗜黑色且1、2日龄成虫均偏嗜黑色产卵,推测其趋黑是为了交配和产卵;不同环境因子下成虫均偏嗜黑色,但趋黑率的高低有所差异。据此认为,韭菜迟眼蕈蚊偏嗜黑色的生理生态学意义是交配和产卵,虫源因子起到主导作用,而环境因子起到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