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对主体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做了一个历史梳理。从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到笛卡尔,再到康德和黑格尔,文章以他们的相关思想为线索阶段性地对主体哲学做了简要的概述。
接着阐述了主体哲学面临的深层次困境和危机,评述了后现代对主体哲学的诘难和消解。否定性后现代主义者基于一种哲学反思和批判精神,发出了“人的终结”、“主体之死”的惊天巨响。福柯断定主体其实是受到社会关系权力束缚的一种话语建构,德里达以解构主义的方式解构了主体性形而上学,拉康以语言结构为基础和线索建构了“说话主体”理论。总的来说,他们认为主体只是一个语言学的约定,并在语言哲学的分析层面对“主体”进行了解构,企图通过对与“主体”联姻的“人类中心论"及理性的批判,以达到摧毁主体的权威地位和伸张“理性的他者”的权利。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建构并完善了有机理论,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态度,认为世界万物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目的存在,希望在“有机论”的理论倡导中祛除主体的狂妄和霸权,通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部分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主体哲学的批判及反思。马克思把“理性”的主体性原则视为理性逻辑导致的神秘主义,认为已往的“主体"和“个人意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剥夺掉了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身上所具有的具体社会关系。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力图超越近代主体性哲学的抽象性,又反对单子式的个体主体观。它以实践概念为突破口,并用崭新的方式来理解“实践",将主体纳入社会关系中,在“现实的个人”的历史情境中予以考察,从而赋予了主体丰富的现实生活感;生存论的哲学转向使得体现内在自我的主体性被“生活世界”所消解,人的生命自由得以释放。
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也是创新之处。对主体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对生活世界的关注成为两种哲学交流和对话的基础;但是它们采取了不同的哲学理路:后现代哲学试图在语言哲学的向度内瓦解“主体-客体”模式和解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生存论的转向瓦解内在主体性,超越了主体性哲学范式;后现代对主体的消解始终是以知性逻辑分析的形式展开,并沉溺于知识话语之中,表现出对一种平等话语权的渴望,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抛弃了纯粹文化批判的态度,转而在实践的视野中关注主体的历史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存在着对“主体”的现代性批判,而且与后现代似乎异曲同工,通过在生存论的视角下和历史主义的视域内展开实践的探讨,构成了对“主体”的消解。尽管如此,事实上“主体”并未消亡,后现代和马克思哲学对主体哲学的“颠覆”实际上只是对主体至上和理性至上的一种矫正罢了。主体性必定会在新的哲学样态中得到展现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