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生物标本收集和实验室检测,了解乌鲁木齐市耐多药结核病流行现状、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耐多药结核病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况调查的流行病学方法,以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期间经乌鲁木齐市结核病专业防治机构确诊、登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且年满16周岁的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痰涂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鉴别试验、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线性探针技术(GenoType MTBDRplusAssay)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型技术(MIRU-VNTR),了解乌鲁木齐市耐多药结核病流行现况与流行特征;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因子降维模型(MDR),探讨乌鲁木齐市耐多药结核病的影响因素及基因与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1.乌鲁木齐市结核病总耐多药率为5.956%,初治结核病耐多药率为3.957%,复治结核病耐多药率为19.512%。2.(1)乌鲁木齐市结核病耐多药率人群分布以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男性、维吾尔族、农民、初中文化程度、未婚以及本地人口高;时间分布以春季和秋季耐多药率高;空间上无聚集性。(2)细菌学分布提示痰涂片检测试验阳性者、菌株类型为结核分支杆菌者耐多药率高;耐药组合以INH+RFP和INH+RFP+SM+Ofx所占比例高。(3)分子生物学特征中耐药基因位点突变特征为:异烟肼耐药基因kat G 315位点发生突变,利福平耐药基因rpo B 526、531位点发生突变,乙胺丁醇耐药基因embB 206位点发生突变,链霉素耐药基因rpsL 43位点和rrs1401位点发生突变以及氧氟沙星耐药基因gyrA 74、90、91及94位点发生突变;319株结核分支杆菌中158株(占所有菌株的49.530%)基因型为Beijing型,其中耐多药菌株14株(占所有耐多药菌株的73.684%),Beijing型菌株耐多药率为8.861%;乌鲁木齐市耐多药结核病成簇率为5.26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类型、就诊延迟、既往抗结核史和打工史对耐多药结核病有影响(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打工史(是/否:OR=10.000;95%CI:2.068-48.359)、就诊延迟(是/否:OR=7.178;95%CI:1.915-26.905)和既往抗结核史(有/无:OR=15.568;95%CI:4.711-51.093)为乌鲁木齐市耐多药结核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多因子降维模型分析显示Beijing型基因与打工史、就诊延迟、既往抗结核史之间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协同作用或增强作用)。结论:乌鲁木齐市复治耐多药结核病疫情严重;诊断上可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DNA指纹技术等现代分子流行病学技术以提高确诊速度并可开展病案追踪和传染源调查;对有过打工史、既往抗结核史和就诊延迟史等耐多药结核病高危人群加大宣传及筛查力度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达到遏制耐多药结核病在乌鲁木齐市流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