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员精简逐渐形成一股组织变革的重要潮流,无论是私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都在不遗余力的精简人员。政府作为最具权威性的公共组织,其公务员精简便理所当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论文的研究要点如下:第一,公务员精简应该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从实践来看,以往政府对公务员的精简只是从经济角度出发,追求政府效率的最大化,故将适用于市场的经济学定律照搬进政府,虽然公务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精简,但却陷入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而随着理论的发展,政府精简公务员的目标已非单纯追求政府的高效,还有降低组织官僚化程度等六项目标(韦恩·卡肖提出),故新的实践中再不能按部就班民营、私营企业的人员精简策略,还应该结合各国自身的具体国情——在这里,本文所指的具体国情就是各国的政府模式。政府是什么样的政府,直接决定了其职能范围。第二,公务员精简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机构精简的成效,而机构精简的成败又依赖于政府职能的明晰与否。以往的机构精简只是一味的简单的形式上的裁撤合并,并未真正触动政府的权力,政府管的过宽、过大,必然导致公务员数量的不断膨胀。所以政府该管什么、该管多少直接关系着机构精简和公务员精简的成败。第三,公务员精简策略的分析。本论文从政府模式出发,以公务员精简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背景,论述了各国在政府改革过程中精简公务员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其中以西方普遍奉行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日本“小而强”模式以及新加坡“好政府”模式为例,主要分析了职能精简和机构精简策略。通过论述,本文得出“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模式使得公务员的有效精简最易成为可能的结论。第四,公务员精简策略的选择。在总结国外公务员精简策略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厘定出一套前瞻式的公务员精简策略;同时吸取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公务员精简失败的教训,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后致力于建立“小政府,大社会”政府模式的具体国情,以及有效精简公务员的终极目标选择出了适合于我国的公务员精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