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进一步验证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初步探讨纳络酮再灌注后干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索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纳络酮后干预的最佳时机。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3大组9个小组,每小组6只: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B组)和纳络酮后干预组(C组),B组根据给药时间分为再灌注即刻(B1组)、再灌注30min(B2组)、再灌注1h(B3组)和再灌注1.5h(B4组),C组也根据给药时间分为再灌注即刻(C1组)、再灌注30min(C2组)、再灌注1h(C3组)和再灌注1.5h(C4组)。C组腹腔注射纳络酮5mg/kg,B组0.9%NaCl以相应等体积量腹腔注射。采用昆明小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再灌注24h后迅速开颅取脑。标本置于4%多聚甲醛液中固定24h后,取视交叉后的脑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冠状切片,片厚5μm,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分别观察纳络酮再灌注损伤后干预对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细胞数、变性细胞率和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影响。结果:纳络酮治疗组小鼠海马CA1区存活细胞数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P<0.05),变性细胞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P<0.05),而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别(P>0.05),纳络酮治疗组各组内比较无显著差别。假手术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紧密,层次分明,核大而圆,核膜完整,核仁清晰,核染色质均匀;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可见正常锥体细胞数明显减少,排列散乱,可见大量的变性坏死细胞,细胞肿胀,胞浆内有空泡形成,胞质嗜酸性增强,坏死细胞核呈梭形或三角形固缩,深染成蓝紫色,细胞间质水肿明显。纳络酮各组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比较变性坏死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形态接近正常,间质水肿得到改善。结论:从形态学的角度,纳络酮后干预确实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纳络酮不同时间点的应用,都具有减轻损伤的作用,这就为临床超长心肺复苏提供了实验依据,在1.5小时内不同时间给予纳络酮的干预效果没有明显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