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下降,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加强大学生的体育课开设,增强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实习中,发现大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行为呈现两种状态即:消极的学习行为和积极的学习行为。学生在体育课堂两种学习行为表现与趋避动机下的回避行为表现和趋近行为表现相一致,用趋避动机分析学生产生不同学习行为的动机,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回避行为表现、趋近行为表现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为研究对象。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分为倾听行为、观察行为、互动行为、练习行为、展示行为、问题行为六个维度,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中的倾听行为、观察行为、互动行为、练习行为、展示行为,学习行为正态分布呈偏态分布,整体学习行为偏向于趋近行为表现。学习行为中倾听行为、观察行为、互动行为、练习行为、展示行为的趋近行为表现多于回避行为表现;而问题行为的行为表现整体偏向于回避行为表现,问题行为的回避行为表现多于趋近行为表现。学习行为中的倾听行为、观察行为、互动行为、练习行为、展示行为,两两相关性显著,其中一项学习行为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学习行为。(2)大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行为受课堂学习动机影响较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动机越强,倾听行为、观察行为、互动行为、练习行为、展示行为的学习趋近行为表现越明显;课堂回避动机越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回避行为表现越明显。(3)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中的学习行为中,练习行为的激活受外界的刺激和内部需求动力影响较大。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在体育课上有期待学习的内容或技能、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体育课上的愉悦体验与追求越高,学生的学习趋近行为表现越明显,回避行为表现越少。(4)对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积极性影响最大的是学生的个人因素,影响较大的人为因素是课堂趣味性、课堂学习氛围、老师的教学方法。建议:(1)在大学生体育教学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更多的体育知识,可以改变学生对现学体育项目的了解,试图改变学生知识体育课程考核及格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体育学习下,并在体育课程结束后能够掌握运动技能。(2)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年级之间的差距,有针对性的布置课程内容;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趋近行为表现,减少学生的学习回避行为表现。(3)在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安排时,适当增加学生的练习时间,增加娱乐性强的教学内容,如游戏、比赛、生生间相互教学等,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重复、单调的技能练习和活动形式。(4)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能够得到学生的反馈,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进行指导,让学生体验在练习中进步,同时了解自己进步的程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及学习效果。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运动技能、知识;使得课堂中的内容安排、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氛围对学生产生的正价刺激,激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增加学生的学习行为趋近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