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中医理论中的“益智”作为研究对象,从其源流考证入手,阐释中医“益智”理论体系,以及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正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了“智”的概念。在《说文解字》中有:“智,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古代文献对“智”五个方面的释义:聪明、才智、能认识事物的规律、能明辨是非曲直以及做事讲究谋略。可将我国古代“智”的定义可总结为:有聪明的头脑,具有良好的处事能力,并有正确的是非观。第二部分,本文研究了中医学“智”的内涵。在中医学认识中,与“智”的定义有交叉、包含或关联关系的有:五神、精、脑等。“智”的生成与五脏及气血津液息息相关。神为人之主宰,魂可助神做出较快的意识反应活动,魄主人体四肢与五官的感觉活动,意为人之记忆、意念,志为坚定的决心。智既是五神的综合体现,又是五神的最高级表现形式。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主记忆;肝为将军之官,主谋略,主决断;脾为在志为思,主思维;肺藏魄,主感知;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主创造。而智的内涵包括:记忆能力、决断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人体的基础感知能力,智的功能来源于五脏。第三部分,是对于生理性智力减弱的因素分析和两种常见的智力减弱疾病的症状及诊疗举隅。生理性智力减弱的因素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可通过相应的方法进行调摄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智力。以智力降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健忘和痴呆,主要治法为补益肝肾、益气活血等。第四部分,是“益智”的源流探讨。首先对“益”字进行考证,《说文解字》:“益,饶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其在古代文献中常用含义为增加或者是更加。在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初步建立了“益智”理论基础,在此时期的著作中可散见一些具有益智作用的药物;魏晋南北朝时期,医家注重养心开窍;到了隋唐时期,理论进一步发展,出现益智专方,此时期的治疗以补益心肾为主;两宋时期,医家则重于补益心脾并养血;金元时期,疫病流行,医家开始关注外邪对神志的影响,在隋唐时期补益心肾的基础上,主张运用疏风清热之法。明清时期,医家集历代的益智理论与实践之大成,认为益智需交通心肾,并对心肾之交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五部分,是对“益智”理论的研究。益智与五脏及气血津液的关系密切。一是通过补心之气血,疏肝气、补肝血,运脾升清、补脾统血,补足肺气,补肾填精、补肾纳气,调节气机、补血行血、补充津液之法达到益智的效果。二是通过调节情志而达到益智目的。第六部分,关于“益智”方法的研究。“益智”方法包括方药、针灸、养生等措施。在方药益智治疗方面,从脏腑及气血津液的调节入手,分别列出对应方与药。在针灸益智治疗方面,通过对针灸名著中的益智作用穴位的所在的经络进行统计,发现近半数的穴位在心经、心包经、任脉和督脉上。说明针灸益智的经络以此四条为主。在中医养生益智方面,使用调节睡眠、饮食、运动、情志等日常生活的状态来益智。睡眠的养生方法主要在于:根据四季变化,规律起卧时间;调整睡眠卧向,东西朝向为佳;矫正睡眠姿势,侧卧为佳。我国有悠久的食疗历史,汉代《神农本草经》中明确标有“益智”、“强志”、“增慧智”、“聪察”、“不忘”、“填髓脑”等功效的药物达43味。如龙胆“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木香“主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有关食疗的食物要列上,而不是列出药物!)魏晋时期《名医别录》中记载的粳米、狗肉有益智填精、强志补中之效。到唐代《千金要方》中首次出现食疗专篇。《千金翼方》中有记载益智功效之药物69味,具有益智功能的药物有 种。(要把有食疗作用的食物列出来,不是药手)如赤石脂“久服补髓,好颜色,益智不饥,轻身延年。”宋代官修的《太平圣惠方》中第九十六卷和九十七卷是食治篇,其中药膳食疗法丰富,如鸡头实粥可“益精气。强志意。聪利耳目”。元代的《饮膳正要》中的神仙服食篇记载了大量的益智延年轻身的药食。还有一些著作中记载了偏食可能会导致智力的下降。常人都会产生各种情绪,正常的情志活动于身心并无损害。喜、怒、忧、思、悲、恐、惊,若是超过一定限度则会危害智力,如《彭祖摄生养性论》言:“喜怒过多,神不归室。”喜怒太过则扰动神气,致使神气浮散不藏。朱震亨指出,“忧思过度可损及心胸,导致神识不清,进而喜忘”。认为忧虑过度可引起记忆力的减退。所以要养生益智,则需防止七情过极,修身养性,节制欲望。五禽戏和八段锦都是我国的传统养生功法,二者皆为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动静结合可形神皆养,有益智作用。《养性延命录》及《养生导引法》皆有华佗之弟子吴普,行五禽戏从而延年益寿的记录:“广陵吴普,行五禽戏,年逾九十,耳目聪明,牙齿坚完,吃食如少壮也”。五禽戏中的猿戏属火,坚持练习猿戏,可养心补脑,生髓益智。第七部分,是“益智”理论对于现代的指导意义,包括智力的维持、恢复和提升三个层次。本研究对中医“益智”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明。以整体观念为基石,全面地将智与五神、精、脑、五脏及气血津液联系起来,形成对中医“益智”理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