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都存在着对于农业生产投资不够,且未能使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发展,这与我国农村金融抑制及农地经营权抵押受限制有着重要关系。因此,为了能够盘活农村资产,不断深入农村金融改革,就必须能够使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权利,这样才能推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广泛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的创新,很多地区都展开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济源市作为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同时在2015年被确立为全国“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之一,济源市也在不断探索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施路径,目前已经初具成效。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中抵押物的评估价值与实际相差较大,这会导致农民可获得贷款数额较低,并且由于贷款期限较短,农民真正将资金用于农业生产所达到的效果甚微。所以通过对济源市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中抵押物价值评估的研究,不仅可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也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反映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的依据,更好地贯彻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实施。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部分对济源市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评估相关研究进行探讨。第一部分通过详细阐述“三权分置”的基本内涵,分析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行性、必要性及流程,再结合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评估的相关概念,进一步对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评估相关理论进行深入了解。第二部分通过对济源市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践探索历程、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具体流程的运作及所取得成效的了解,以期对济源市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开展情况能够有做出足够的认识,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第三部分是通过对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评估的相关做法的了解,并且运用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评估测算,在此基础上,对于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评估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机构对于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价值评估方面把控较为严格,进而对于贷款发放持有谨慎态度。(2)对于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评估做法较为主观,大多采用单一的成本法进行评估,或者与农户协商解决,存在抵押价值被低估的现象。(3)由于济源市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农地价值评估体系,对于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并且农户对贷款政策、贷款流程认识不深,往往会忽视农地经营权抵押的真实价值,进而限制了农民对贷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