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城乡中国”背景下的宅基地流转一直面临着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二者博弈失衡的困境。宅基地对秩序价值主义追求的偏失,所涉制度供给不足以及系统化市场机制缺乏的根源无形中巩固强化了宅基地的保障功能。从流转过程来看,宅基地存在着:城镇居民作为流转对象受禁、“房地一体”流转客体复杂难解、流转规范化细则缺乏以及公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如何在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机制才是解决宅基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中国”背景下的宅基地流转一直面临着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二者博弈失衡的困境。宅基地对秩序价值主义追求的偏失,所涉制度供给不足以及系统化市场机制缺乏的根源无形中巩固强化了宅基地的保障功能。从流转过程来看,宅基地存在着:城镇居民作为流转对象受禁、“房地一体”流转客体复杂难解、流转规范化细则缺乏以及公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如何在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机制才是解决宅基地流转问题的关键点。基于宅基地财产价值的追求与保障制度严格落实的双向考虑,现阶段宅基地流转桎梏尚须依赖完善的内、外部法律机制方能予以解决。从内部来看,其应重在主体与客体的机制构建。现阶段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对象只能适度扩及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但应当予以规范。另外,城镇居民作为受让对象虽无法获得宅基地使用权,但可以通过“房地分离”的法定租赁权制度来获取农民住房财产权。与此同时,外部配套机制的辅助作用也应予以重视。具体来说,外部机制应当建立以合同规范、价格评估、层次管理三大系统为核心的市场化流转机制以及健全公示保障制度来推进宅基地的有序流转,从而维护权利人以及交易相关人的合法权益。本文除引言与结语外,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宅基地流转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明确了现阶段宅基地改革难度之大,宅基地流转对象范围极其有限,城镇居民作为受让主体无法放开;流转客体具有复杂性,宅基地面临收益权能以及“房地一体”主义困境;流转规范化细则地缺乏以及登记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共同构成了宅基地流转的现实困境,并从法律、政策以及实践三个维度进行详细的论证。第二部分基于第一部分详细论证的宅基地流转困境的现状,深入考察研究宅基地流转形成困境的成因。基于宅基地制度一直以来固存的价值取向的偏失、法律制度本身供给的落后以及完整系统的市场化机制的缺乏共同导致了宅基地流转出现上述的现实困境。第三部分面对宅基地流转现存问题及其形成缘由,有针对性地提出宅基地流转内部法律机制形成建议。本部分阐述并论证了宅基地流转对象在范围上应适度扩及至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但应当予以规范。基于社会稳定,宅基地改革慎重性之考量,现阶段宅基地依然不能以物权变动方式向城镇居民放开。另外,宅基地流转客体中“房地一体”的桎梏破解应当依赖法定租赁权制度的构建,城镇居民只能基于“房地分离”原则在获得农民房屋所有权的同时取得对宅基地的法定租赁权,以求宅基地及房屋价值实现既能惠及农民也能益于城镇居民。第四部分,宅基地流转问题单纯依赖内部主、客体机制的构建并不能得到充分地解决,外部配套机制的完善工作也须重视。一方面,外部机制要构建以合同规范、价格评估、系统管理三大系统为核心的市场化流转机制来作为推动力,另一方面,其要以公示保障制度的健全来维护流转所涉各方主体的利益,并与内部机制一起共同形成完整的宅基地流转法律机制。
其他文献
同性情欲在20世纪初被定义为同性恋,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被病理化、罪化,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也因此被压抑为一条潜伏在地下的暗流。1990年代的中国文学众声喧哗,以往不被看见、不被重视的欲望与身份开始言说,使得同性情欲与同性恋主体于文本中“现身”。本文将19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同性恋题材作品置于被压抑的现代性这条线索下进行阐释与反思,借鉴酷儿理论、女性主义的观点,从情欲表达、身份建构、美学贡献等方面,探
自留地制度作为农业集体化时期的产物,有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根源,在特定历史时期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可以自由决定土地的使用,土地的产能也得到提高,自留地制度存在的基础被严重削弱。但自留地制度在历次改革中作为一种历史遗留制度保存下来,并且受到《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保护。在当今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革之际,农村自留地制度的缺陷逐渐显现。一方面,有关自留地
结婚与生育从来都被视为人生大事,而自古以来婚姻与生育总是密不可分,因而,在制度规范中,婚姻规范与生育规范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结婚规范与生育规范,这两者同样是紧密捆绑的。然而,这种捆绑关系与婚姻、生育的权利属性并不相符,亦会造成某些冲突和不当。从发展的视角看,结婚规范与生育规范再不需要如此的捆绑,对这种捆绑关系做出适当调整是必要的。本文基于这一考虑,尝试提出为结婚规范与生育规范松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就“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建设全媒体”作出论断,给我国涉藏传播提出新的时代命题。藏语卫视作为涉藏传播重要组成部分,在境内外藏胞群体中发挥着突出作用,肩负着推动藏区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现有的西藏藏语卫视、青海安多卫视、四川康巴卫视三家藏语卫视,已通过卫星、有线电视等方式覆盖了五省藏区及境外的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地,发展迅速,成效斐然
20世纪90年代,我国创设民事审限制度,对当时职权主义架构而言,是一种顺理成章的规定,发挥着缓解诉讼拖延和提高诉讼效率的重要作用。进入本世纪,民事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民事审限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状况难以令人满意,案件超审限现象普遍发生。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立案登记制的推行、法官员额制改革的完成,民事审限制度运行的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进一步导致审限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异化,因此部分学者主张废
本文以卢梭的语言起源理论为研究对象,以《论语言的起源》为文本依据。同时,本文将以卢梭的“自然状态”为切入点,通过追溯回人类的自然本性,区分和弄清促使人们言说的条件,厘清“不平等”的起源和语言的起源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通过对“南方语言”与“北方语言”、“古代语言”与“现代语言”等几对关系的论述,突出自然(nature)和礼俗(moral)的张力关系在语言和社会演化中的重要意义,最终揭示出语言与统治之
最近几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这类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云平台的建设,而如何将云平台与教学相结合,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仅仅是将所有知识一味的灌输给学生,而学生死记硬背的多,仅仅重视考试成绩,这与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全方面发展理念相违背。而情景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教育云平台,
严格来说,当埃里希·奥尔巴赫在谈论“摹仿”时,他所指涉的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或作品间的关系。按照他的理解,“摹仿”既不同于西方古典现实主义的“复制”,也不同于19世纪理论家理解的“反映”,而是更多地作为问题意识的“出发点”在语文学批评实践中发挥作用。因此,奥尔巴赫试图赋予“摹仿”一种方法上的意义,而不再简单将“摹仿说”等同于“现实主义”。本文拟将《摹仿论》作为思考的切入点。《摹仿论》的独特之
关注回族教育发展步伐,对推动回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对促进经济发展、区域教育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相对公平、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以西部地区农村初中回族学困生为研究域,选取宁夏回族地区一所学校为研究基地,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学校回族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形成学困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研究和分析,尝试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积极影响。现阶段,就我国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合作金融在中国农村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然而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却稍显乏力,未能充分起到应有的支农作用,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存在一定的问题,社员的产权无法得到落实。产权是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明晰的产权关系不仅具有定分止争、激励约束的功能,还能促使农村合作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