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药)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菌业也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中的第六支柱产业。福建省以菌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其食(药)用菌总产量自1986年以来一直位居全国前列。随着以阔叶树为主要培养料的香菇、木耳、灵芝等食(药)用菌的迅猛发展,生态效益显著的阔叶树资源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菌业生产与林业生态平衡的“菌林矛盾”日趋尖锐。针对日益尖锐的“菌林矛盾”,福建农林大学的林占熺研究员发明了菌草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菌林矛盾”。福建省作为菌草技术的发源地,具有大力发展菌草产业的优势。福建省从2009年开始在指定的试点县(市)进行菌草技术的推广,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菌草技术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本研究基于农户的视角对福建省菌草技术推广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此基础,提出了促进福建省菌草技术推广的优化措施。首先,本文通过对大量的农业技术推广及其绩效评价文献分析与整理归纳,获取菌草技术推广绩效评价的初步指标,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专家意见和预调研的结果,最终确定了菌草技术推广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据此设计了福建省菌草技术推广绩效评价的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其次根据调研数据,对福建省菌草技术推广绩效的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出农户对福建省菌草技术推广的评价较低的结论。接着采用熵权法确定福建省菌草技术推广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福建菌草技术推广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研究结果如下:福建省菌草技术推广绩效的评价结果主要落于“很差”、“较差”、“一般”3个级别,而福建省菌草技术推广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值只有0.470,说明农户对福建菌草技术推广的满意度评价较低。并对福建省菌草技术推广绩效的评价偏低的原因进行讨论。最后,根据第四章描述性分析的结论和第五章实证研究的结果,在相关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提出促进福建省菌草技术推广的优化措施和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