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之叶的蔓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ry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蜚声世界文坛。在中国,惠特曼培植的清新的草叶早已扎根生长,他对中国新文学,尤其是对新诗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促进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作用。然而,当前学术界对惠特曼研究多集中在对他的个体研究,及其与中国个别诗人的比较上,并且较少从诗学的特性层面来进行比较解读,相对忽略了惠特曼对中国新诗的整体影响以及他在中国诗歌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另外对五四新文学时期的郭沫若接受惠特曼艺术精神的日本文化中介作用缺乏整体的认识和关注。鉴于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把惠特曼及其《草叶集》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纳入研究视野,力图对惠特曼诗歌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做宏观的、整体的观照。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郭沫若与惠特曼激情碰撞的日本媒介因素。作为郭沫若学习西方文化的中介和桥梁,日本的文化对郭沫若等中国诗人接受惠特曼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章主要从日本大正时期从“实学”向“文学”的文化转向,文艺导向性实践以及惠特曼在日本的传播推崇来探究郭沫若接受惠特曼艺术精神的日本中介作用。第二章阐述《草叶集》的意象系统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本章以《草叶集》中大海、太阳、大路极具雄浑气势的自然意象和城市意象作为契入点来考察中国新诗的意象系统呈现出的现代性特征。在其影响下,中国现代诗人构筑了一个气势宏大的现代诗歌自然意象大厦,意象的恢弘壮美的品格与中国传统诗歌所崇尚的静穆和谐之美相比,完全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特征的现代审美形态;并且中国现代诗人在其影响下把城市意象之花移植到中国诗歌的森林,突破了以自然意象为中心的传统的封闭的意象体系,促进了城市现代意象的生成和发展。第三章阐述惠特曼的行吟精神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本章主要从诗学精神来探讨惠特曼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影响。惠特曼为时代而吟的乐观向上、锐意进取的行吟精神让承担着时代责任和追求精神家园的漂泊流浪的中国现代诗人找到了生命的精神皈依,喜爱惠特曼的中国现代诗人不再像中国古代的诗人作家拒绝漂泊流浪,而是宁愿放逐漂泊流浪的脚步。并且他们在行吟歌唱中进射出的激情又使得他们异于传统及同时代一些漂泊诗人孤单的咏唱,他们的漂泊之涯因背负着时代的重任不再苍白,反而具有厚重的历史意义。
其他文献
“陕军东征”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陕西古称“三秦”,秦人在此创造了辉煌的“三秦文化”。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给秦人留下了崇尚农耕、入世济世、求实求变、兼收并蓄
军事体能素质是国防生军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防生将来的部队任职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通过调查发现,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体能标准》(以下称《军标》)为参照标准,国
动画是一个博大的世界,虽然是虚拟的,却包容万象,作为世界动画大国的美国不仅孕育了动画,也创造了动画的神话。已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动画,尽管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但它一直保持
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奥运会项目设置概念进行解释;在回顾奥运会项目设置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将其分为战前和战后两个阶段,从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加
周作人(1885-1967)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和文学家,在中学和西学方面都有颇深的造诣兼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于一身。他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文学、佛经研究、社会,翻译和美学等。
导购在企业的终端销售中,直接与顾客接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顾客对于企业及品牌的感受和认知,在密集分销的终端市场,导购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销售份额的上下
本文以成功教育的理论为基础,结合职高语文教育的特点,综合当代职高生特别是职高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成功教育与职高语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
英雄是时代的强者。它不仅是社会积极倡导的先锋人物,而且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学应该积极地书写英雄人物,应该呼唤和弘扬高尚的英雄主义精神,应该为社会发出英雄
本文从社会认知理论的一种视角出发,分别以环境和人的认知这两个角度对9/11后美国社会盛传的两则政治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国际危机下政
江苏省风力资源比较丰富,但风电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并不突出。论文从江苏省风能资源情况、风电场建设用地供给能力、电力需求以及电网容量等方面,分析江苏省风电发展的容量,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