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权法律制度是大陆法系亲属法制度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亲子法的核心内容。亲子法制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完善的。发展至今,亲权从一种“父权”的统治权力,转变为父母养育、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不可推卸的权利和义务。本文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对亲权制度的法律意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考察,并对这一制度在中外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着重针对中国亲子关系的现状,对如何确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亲权制度进行了探讨。 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阐述了亲权制度的法律意蕴,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笔者首先概括了亲权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即亲权是指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之身体上和财产上的养育管教和保护管理的权利义务制度,亲权是身份权、绝对权、专属权、支配权,并具有权利义务的双重属性;接着指出亲权制度是民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基于父母子女的身份关系而产生的,其调整对象只限于父母与未成年子女间的亲子关系,其性质为阶级性、民族性、伦理性与团体性,最后明确了亲权法律规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部分考察了亲权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论文追溯了罗马法及大陆法系亲权制度的三个发展阶段:即“父权”制的古代型亲权制度、19世纪的近代型亲权制度、20世纪以来的现代型亲权制度,回顾了中国亲权制度由封建时期的道德化与伦理化的亲权制度至清末民国以至新中国时期的法律传统及法律变革。笔者通过对中外亲权制度的形成、演进以及中外亲权法律文化传统差异的比较分析,并针对新中国亲权制度现状进行了法社会学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在建设我国现阶段的亲权法律制度时,除吸收国外的先进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以完善现有的制度外,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与实际,建设一个与新的法律制度相配合的法律文化环境同样重要。 第三部分论述了确立我国亲权法律制度的必要性。文章首先提出了我国法学界关于是否确立亲权法律制度的论争,阐明了笔者的观点:即我国必须明确亲权的概念,建立亲权与监护两套独立的规则体系,使这两种制度各自依其内在要求完善并实现各自的功能,以达到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笔者更指出,随着我国亲子关系的类型、内容以及外部关系的复杂化,并由于我国现有的亲权制度存在着概念不清、体系不合理(如亲权与监护权不分、亲权与父母权不分)以及内容过于概括抽象(如亲权的主体、内容、救济方式不够明确)等问题,建立健全我国亲权法律制度已是势在必行。 第四部分提出了确立我国亲权制度的立法构想。这一构想包括:(l)亲权制度立法的基本原则;(2)亲权的主体。亲权的主体包括亲权人与受亲权保护的子女,亲权的归属是立法需要重点明确的内容之一;(3)亲权的客体;(4)亲权的内容。亲权的内容包括亲权人对未成年子女的身上照顾权(如住所指定权、抚养权、教育权、子女交还请求权、子女身份行为及身上事项同意权与代理权、遗嘱监护权等)和对未成年子女所有财产的照顾权(如管理权、用益权、一定程度上的处分权);(5)亲权的停止与消灭;(6)亲权的侵权与法律救济。笔者将重点放在较为复杂、争议较多及现有规定不够明确的部分,如亲权人的确定、亲权内容的确定、亲权的侵权以及法律救济等,针对一我国社会生活现状的要求,并参考各国立法例,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