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ee)是危害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除了玉米,危害多种植物。亚洲玉米螟在我国的地理分布跨越了很大的经纬度区域,其所在的不同分布区内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新疆作为我国西部主要的农牧业为主的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中心,属温带干旱区,为典型的内陆性气候。这样的条件下,在新疆农作物害虫的种类和发生分布有其自己独特特点。本研究对新疆伽师县、拜城县、三坪农场、哈密市和伊宁县等5个不同地区的亚洲玉米螟种群研究进行滞育特性的地理变异分析,不同地理种群的老熟幼虫在低温胁迫下虫体抗寒物质的含量进行分析。进一步,用6对微卫星引物评价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程度和基因交流情况。主要结果如下:
1.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在人工气候箱里L16∶D8h,RH80%条件下人工饲养,观察其在16~32℃下的发育进度。结果表明:在L16∶D8h条件下不同温度所导致的滞育在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差异;16℃、18℃条件下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20~32℃下不同地理种群滞育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2.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幼虫在-4℃下预冷处理15d后不同地理种群的虫体自由水含量为60.12~57.79mg,不同地理种群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合水含量为0.29~0.32mg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淋巴甘油含量为142.04~145.31mg/mL,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淋巴蛋白质含量为83.43~86.47mg/mL,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脂肪含量为46.86~48.15%,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新疆亚洲玉米螟种群在生理学特性上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
3.亚洲玉米螟5个不同地理种群在6个微位点上总共获得133个等位基因,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666个、各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在(Na)25~30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230、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115~0.7352、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148~0.5056,表明新疆亚洲玉米螟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4.遗传结构的研究显示,Fst值介于0.0338~0.2191之间,2个位点属于中等分化(0.05<Fst<0.15、3个位点属于明显分化(0.15<Fst<0.25),说明各群体分化程度较高。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地理种群在群体间的变异占11%,种群内的变异占22%,个体间的变异占67%,表明亚洲玉米螟种群内的变异大于种群间的变异。
1.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在人工气候箱里L16∶D8h,RH80%条件下人工饲养,观察其在16~32℃下的发育进度。结果表明:在L16∶D8h条件下不同温度所导致的滞育在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差异;16℃、18℃条件下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20~32℃下不同地理种群滞育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2.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幼虫在-4℃下预冷处理15d后不同地理种群的虫体自由水含量为60.12~57.79mg,不同地理种群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合水含量为0.29~0.32mg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淋巴甘油含量为142.04~145.31mg/mL,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淋巴蛋白质含量为83.43~86.47mg/mL,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脂肪含量为46.86~48.15%,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新疆亚洲玉米螟种群在生理学特性上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
3.亚洲玉米螟5个不同地理种群在6个微位点上总共获得133个等位基因,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666个、各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在(Na)25~30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230、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115~0.7352、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148~0.5056,表明新疆亚洲玉米螟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4.遗传结构的研究显示,Fst值介于0.0338~0.2191之间,2个位点属于中等分化(0.05<Fst<0.15、3个位点属于明显分化(0.15<Fst<0.25),说明各群体分化程度较高。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地理种群在群体间的变异占11%,种群内的变异占22%,个体间的变异占67%,表明亚洲玉米螟种群内的变异大于种群间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