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在我国哲学史、教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作为一代哲人,他在汉武帝以前并没有受到人们十分的推崇,自司马迁开始他才被尊为“至圣”。观览《史记》,孔子及儒家思想在司马迁心目中是崇高的、庄严的。孔子并非诸侯,司马迁却把他列为“世家”。司马迁推崇孔子,并把自己写作《史记》比作孔子作《春秋》,在《史记》中多次引用孔子及其《春秋》的言语,深受孔子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和寓论于史的修史方法的影响。司马迁对孔子的情感有其特殊性,他们的精神是相同的,他们的心灵是呼应的。从《史记》中可以看出,司马迁与孔子有着深厚而又复杂的精神联系。这种精神感应既有共鸣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疏离。司马迁对孔子是崇拜的,同时又为尊父亲遗命,要立志做“第二个孔子”,写“第二部《春秋》”。但随着社会客观和主观等因素的影响,司马迁也随之改变了自己的写作初衷,最终他选择了与孔子不相同的治史道路,这种个性的选择,也造就了他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我国史学和文学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独特的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史记》中孔子形象引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初衷以及在后期写作中的变化,并对创作《史记》前后的差别原因加以探究,以期进一步具体分析司马迁对孔子及儒学思想精神的传承和“成一家之言”的开创,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司马迁《史记》的精神谱系及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巨大贡献。本文拟从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阐释了本文题旨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史记》中的孔子形象、孔门弟子群像进行整理、提取、分类,进而分析司马迁对儒家学说的态度;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司马迁写《史记》的初衷及变化,并探究所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第四部分进一步分析了司马迁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即不但继承了“春秋笔法”,而且独创了“太史公笔法”,进而形成了“一家之言”;最后的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