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司治理实践中广泛推行的经理人激励制度。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核心目标是解决上市公司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目标函数不一致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促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利益趋同,激励上市公司管理层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长期激励机制的普遍缺乏突出了股权激励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从国际上来看,美国公司率先实施股票期权等激励措施来解决管理层长期激励问题,股权激励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推动美国新经济的发展,但是到了90年代后期,美国公司管理层薪酬中股票期权的滥用引发了对股权激励的广泛的质疑和争议,本文对美国股权激励制度兴起的缘由和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以便指导股权激励在中国的实践。
相比之下,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较为滞后。本文对我国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历史沿革作了系统的分析,在2005年12月31日之前,我国部分上市公司采用管理层收购、股票增值权、延期支付等股权激励措施对管理层长期激励。而真正的实施股票期权的公司没有一家。这显然不符合我国当前的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本文对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业绩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其结论为:(1)制造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最多,效果并不显著,而信息技术业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较好;(2)业绩股票是上市公司最多使用的激励模式,总体来看,激励效果并不显著。从2006年以后,股票期权成为主要的激励模式;(3)目前民营上市公司是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主要部分;(4)在考察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业绩激励效果后提出了相应建议措施,并对当前开展的股票期权激励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及应关注的问题,以便上市公司更好利用股票期权达到对管理层的长期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