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经济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新型经济形式,绿色经济增长体现为效率、和谐、持续的增长,同时绿色发展正成为全球共识和我国新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时期,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国家战略高度,如何提升环境质量和实现经济绿色增长正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正式纳入我国发展总体布局,强调应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指出我国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2016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开始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对各省份绿色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并以此作为官员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指标。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应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国策;2017年我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应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环境污染治理作为重要考量因素。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讲话中提出,实现绿色发展应在构建人类共同体的目标基础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绿色发展繁荣、热爱自然情怀、科学治理精神、携手合作应对五方面内容,指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中共第十九届五次会议中指出应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1年3月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首次将“碳中和”和“碳达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先实现碳达峰,再达到碳中和。但我国长期存在的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城乡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治理和经济绿色增长过程中的“瓶颈”。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投入各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改善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呈现复杂化、严重化等特点,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中还存在着治理方式落后、投入规模小、投入结构与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如何优化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投入政策和提升投入绩效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绿色经济视角出发,以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为研究对象,选取2007-2017年的数据样本,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对于绿色经济的影响。文章建立在理论分析与影响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和绿色经济现状、问题与成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实证模型分析和国内外经验借鉴得出了以下结论与政策建议:应在明确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目标的基础上坚持相关发展原则,实施科学划分政府间治理成本收益、扩大政府环境治理投入规模等优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的政策建议,同时坚持提升绿色财税政策统筹性、促进区域绿色经济均衡发展等配套政策。具体而言:第一,针对政府治理投入与绿色经济影响相关内容进行文献综述,在系统阐述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和绿色经济理论,并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对于绿色经济的影响机理。地区生态环境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如果仅由市场提供会出现负外部效应等市场失灵现象,地方政府应承担起干预和引导责任。通过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对绿色经济的影响机理分析,认为地方财政环保投入的提升能够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地区其他产业部门和绿色经济的发展,进而提升地方经济的发展质量。第二,系统地梳理了我国财政体制与环境治理财税政策,并结合我国环境治理投入和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对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1973年自我国环境治理工作起步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逐年增长,但我国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治理现状仍较为严峻,绿色经济增长成效不显著,没有形成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正向反馈机制。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仍存在着投入规模较小、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同时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存在着投入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资金统筹能力不强、政府间环境责任划分不明晰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缺乏环境治理投入的长效增长机制、治理资金管理手段落后和用途单一、配套财税政策统筹性不强等。第三,通过对绿色经济理论回顾及对测算方法梳理后,选择参数测算方法,将生态足迹作为环境投入要素纳入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而考察我国绿色经济情况。研究发现我国样本期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较为平稳,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略微下降。从不同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看,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较高,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不强。本文认为绿色生产生活模式的形成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关键。第四,进一步使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对绿色经济的影响。本文选取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来度量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并从地区层面测算了我国东、中、西地区的节能环保支出的绿色经济增长异质性,选择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作为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变量对实证结果实施稳健性检验,同时使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的绿色经济门槛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环保财政支出结构的改善对地方绿色经济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地方节能环保支出与地方绿色经济之间存在着负向相关关系,稳健性检验支持了这一结论。在对地方节能环保支出的门槛值检验中发现,地方节能环保支出的绿色经济效应存在着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值达到门槛值时将逐步形成人才集聚效应,此时节能环保支出的增加会促进地区绿色经济的增长。地区异质性检验支持了全国层面的回归结果,可以认为全国层面回归结果是可靠的,地方环保支出结构的优化对于地方经济绿色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第五,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吸取发展中国家教训基础上,总结我国绿色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的城市北京和上海的环境治理投入经验,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方式的政策建议。文章指出政府环境治理投入应以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环境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提升、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以带来多重红利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为发展目标,并遵循系统性、绿色发展、全面绩效管理、合作共赢原则。同时建议应实现中央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事权的合理划分、建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长效增长机制、强化预算约束的同时保障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结构的优化,强调应健全环境治理资金的绩效评价监督机制,并继续完善环保转移支付制度和规范财政绿色采购制度、加强政府跨区域污染治理协作、提升绿色财税政策的统筹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增加财政教育与科技支出、完善环境法律体系、调动经济主体积极性等相关配套措施,以最大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入的绿色经济增长效应。绿色增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高质量发展新时期,财政更应发挥其基础和支柱作用,保障地方环境公共物品的提供。地方环境治理投入的不断优化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对于优化我国环境质量、推动产业与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