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进入了一个趋于同一化和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当代建筑师对城市及建筑公共空间的忽视,很大程度地淡化了对地方村镇建筑空间的特色文化的研究也日趋严重,反之,人们对人性交往空间的需求和对场所的认同感与日俱增。基于这种背景,古村落中复合且有序的人性交往空间为我们在当代建筑设计创作中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本文以两个个性比较有特点的古村落——北京灵水村和湖南张谷英村为例,运用场所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和交往与空间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等对两个古村落建筑内部空间、建筑内庭院空间、建筑外部空间的研究和比较分析,来把握两个古村落民居建筑的主要空间特征。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的内容及方法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等进行了具体阐述。第二章,灵水村和张谷英村民居建筑空间形成的差异性分析。通过自然环境层面、人文环境层面和社会环境层面的比较,来了解张谷英村和灵水村中民居建筑空间的形成因素。第三章,灵水村和张谷英村群体空间的特征比较。通过宏观和中观两方面来对灵水村和张谷英村在群体的整体空间布局、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等进行比较,对构成群体空间的最基本要素,如节点、街道、广场和由其构成的序列空间等都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和研究,并由之得出了两个村落在群体空间上的异同点。第四章,灵水村和张谷英村的特色公共建筑的空间特征比较。通过从特色公共空间入手,本文选取了两个村落中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来具体分析,全面解析了其在空间特征上的相同及不同点,并且更进一步的阐述了导致两村落公共建筑在空间上不同的原因。第五章,灵水村和张谷英村的特色民居建筑的空间特征比较。运用和第四章同样的方法对两个村落的特色民居建筑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其异同点和原因。第六章,灵水村和张谷英村民居建筑的空间特征对当代建筑设计创作的影响。该章节主要是从空间意象的借鉴和空间形式的借鉴、实践与应用三个部分来开展,阐述了灵水村和张谷英村对当代建筑设计创作所提供的具体借鉴。本文通过对灵水村和张谷英村中的民居建筑空间特征的分析和探索,希望达到以下目的:掌握其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以后分析其他民居空间特征时,能提供帮助;了解在特定的环境下所形成的特定的空间形态以及建筑材料、构造做法的不同;为当代建筑的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深入研究典型民居建筑的空间特征,更直观的看到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学习其精神理念和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