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蜡原油凝点高、低温流动性差,给生产、集输等带来许多问题。常用的改善含蜡原油低温流动性的方法有:加热法、掺稀法、乳化法、悬浮输送法和降凝剂降凝法等,其中加热法、掺稀法、乳化法、悬浮输送法等都有各自的缺点,而油溶性降凝剂降凝法则具有操作简单、用量少、高效、设备投资少、无需后处理等优点,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含蜡原油凝点高、低温流动性差等现实问题,采用配制含蜡模拟油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油溶性降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分子结构设计原理,首先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备了十一烯酸苄酯单体(BUA),然后用制备的BUA与马来酸酐(MA)、乙酸乙烯酯(VA)进行三元共聚合,得到三元共聚物BMV(十一烯酸苄酯-马来酸酐-乙酸乙烯酯),最后用十八醇对聚合物BMV进行醇解改性,得到油溶性降凝剂OBMV。通过单因素法优化了单体及降凝剂聚合物的合成条件,通过红外光谱和氢核磁谱对合成的单体及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优化合成条件后的降凝剂OBMV进行了GPC分子量测定。研究确定了聚合物降凝剂OBMV的优化合成条件为:在氮气保护下,BUA、 MA、VA的摩尔配比为1:11:7,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9%,AIBN与VA滴加的间隔时间为90min,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6h,冷却至室温,依次加入十八醇(n (MA):n(十八醇)为1:2.1),催化剂对甲苯磺酸(MA和十八醇总质量的2%),阻聚剂对苯二酚(单体总质量的0.2%),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8h。通过对优化合成条件后的降凝剂OBMV做一系列评价,发现当降凝剂加量为1500ppm,对模拟油样1#的降凝幅度最高达16.5℃,对模拟油样3“的降凝幅度达24.5℃;研究了模拟油中不同含蜡量对降凝效果的影响,模拟油含蜡量小于30%时,降凝幅度随蜡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含蜡量超过30%时,降凝效果不明显。对低含蜡量9.96%的原油B8降凝幅度达7℃,对含蜡量为20%的原油B14降凝幅度为1.5℃,该降凝剂不适用于含蜡量较高的油样。通过对比加降凝剂前后油样的DSC图、XRD图、高倍荧光显微镜照片初步分析其降凝作用机理,发现降凝剂分子主要是以共晶-吸附与蜡晶作用。降凝剂分子可以降低油样析蜡点,改变蜡的结晶过程,使蜡的析出速率变慢、析出时间变长;增加凝点处析蜡量,削弱油样中蜡晶间的相互作用,抑制蜡晶体的正常生长;减小蜡晶尺寸、蜡晶表面积,改变了蜡的结晶能力和蜡晶形貌,从而降低油样凝点,改善其流动性。